由中國海洋大學主持承辦的“第十四屆國際魚類營養與飼料學術研討會”于2010年5月31日—6月4日在青島隆重召開,據悉,該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始于1984年的英國,此后每兩年召開一屆,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承辦,本次大會也是該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首次在中國舉辦。
今天上午,第十四屆國際魚類營養與飼料學術研討會的開幕式在黃海飯店隆重舉行,會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主持,青島市副市長張元福,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魚類營養與飼料國際學術指導委員會主席、美國愛達荷大學教授Ronald W.Hardy先后致歡迎辭。 開幕式結束后,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發表了題為《中國水產養殖與水產飼料工業》的主題演講,麥康森院士指出,中國的水產養殖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具有養殖種類多、攝食種類繁雜、地域分布廣、養殖模式豐富等特點,自1949年至今,我國水產產量穩步提升,可謂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養殖,凡是能吃的無所不養。而我國的養殖飼料的發展卻只有短短的30年歷史,從1991年至2007年的短短16年時間,我國的飼料產量就從75萬噸增至1326萬噸,增長了17.7倍,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但多年來對養殖產量的增長強調有余,而對發展的可持續性與提高產出質量卻關注不足,這已經成為制約海水養殖產業發展的瓶頸,因此,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是迫在眉睫。 據悉,本次大會以“質量 安全 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有來自中國、挪威、美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30多個國家的上百名代表出席,他們將圍繞營養需求與生物利用、營養與健康、分子營養和營養與環境等12個專題進行深入討論。大會共收集學術論文464篇,其中口頭報告105篇、墻報359篇。無論是參會人數和學術論文水平和數量上,本屆研討會均是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屆學術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