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豬突圍”在四川農網和騰訊大成網上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上百名網友紛紛留言探討川豬出路以及豬價低迷的原因。其中大多數網友認為,要讓豬價漲起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即通過市場調節供求關系。
網友“小小”認為,供求關系是直接導致價格變化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出口受阻,國內消化能力減弱。各大生豬加工企業庫存均滿負荷,生產企業只能壓低原料價格來降低銷售風險。國儲肉招標并不能解決根源,市場規律是不能違背的。適時、適當的調控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網友“不在迷茫”也同意這種看法,他(她)認為應該讓市場來調整,提高養殖行業的門檻才是穩定豬價的根本。 網友“小橋流水”是搞農業的,曾經做過調查,發現現在農民養一頭100公斤的豬確實要虧200元以上,還沒有算農民自己的人工投入和青飼料。他(她)認為現在有三大問題困擾中國的未來發展,其中農民種糧和養豬賠錢就是三個問題之一。 瀘州市納溪區久發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一位社員在四川農網上留言,認為理性養殖才是養殖戶的出路。該網友說,要想走出豬價漲跌怪圈,實現盈利,最根本的是生豬養殖也要“轉型升級”,在良種上下功夫,科學調整豬群結構,要做好對生豬的疾病預防和豬場消毒工作,降低豬的發病率,進而節省飼養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