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公布了5月份上半月全市生豬生產調查報告。據統計,目前煙臺生豬出場價格已下滑至每公斤10.10元左右,較上月同期下降19.2%。養豬戶已全面虧損,個別散養戶已清欄出局。
每頭豬虧損過百元 自2008年2月份達到每公斤17.00元歷史最高點后,煙臺生豬出場價格便一路下滑。肉價連跌,飼料價格不降反升,導致養豬成本不斷增加。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有關負責人表示,煙臺生豬養殖已經全面陷入虧損。根據對此次調查所涉及的5個養豬大戶統計,目前平均每出欄一頭肥豬收入1015元,每頭肥豬成本在1117元左右,每頭虧損在102元左右,如果遇上疫情和死豬等情況,虧損會更多。 母豬仔豬存養量下降 對于生豬養豬業的嚴重虧損,業內人士一致認為,供應大于需求是目前生豬生產出現的最大問題。 國家和省、市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煙臺生豬飼養量迅速增加。“生豬生產過剩,供求關系失衡,豬價隨之下降。” 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有關負責人說。 盡管生豬存養量持續增長,但隨著肉價的連續下滑,能繁殖的母豬以及仔豬存養量已經出現小幅下降的趨勢。 為暴漲埋下了隱患 母豬及仔豬數量下滑,對全市豬肉市場的穩定無疑是一個危險信號。“生豬生產周期較長,如果持續虧損導致養豬戶大量減少母豬及仔豬飼養,便意味著至少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全市生豬供應量均會受到影響,這也為下一輪豬肉價格暴漲埋下了隱患。”萊山區一家養殖廠的韓廠長說。 “肉價大起大落最終影響廣大城鄉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凍豬肉收儲政策只能在短時間內拉動豬價回升,穩定生豬市場、保護養殖戶利益,還需有針對性地出臺適合我市現狀的生豬調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