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丹羽 鄭燕峰 “來這兒拍張照。回去說你到了北極,別人準相信。”許超廷對記者幽默地說。 1月23日,山東萊州灣海廟港,十多艘小漁船并排停在岸邊,被海冰凍得結結實實。 許超廷來自山東省濟寧市,到海邊當漁民不到三年。“別說俺沒見過,就連當地人也說,至少二三十年沒遇上過這么厚的冰。”冰封之后,像許超廷這樣的外地漁民只能守在船上。 有關冰災的官方說法為,“這是山東省自1967年以來首次出現大范圍海冰災害。”而1月20日至23日的持續降溫使得渤海灣冰情更加嚴峻。 截至1月24日,海冰面積已經占渤海總面積的51%。 養殖戶損失慘重 海廟港是山東煙臺萊州灣的一座中型港口,有4個貨運船位,平時有約200艘漁船在此停靠。而現在許多被凍住的小漁船已經大半個月沒挪窩了。 東營來的張豐收很想回家,可是“海凍了,河也凍了,根本就回不去”。船上有電視機,可是要靠馬達發電才能看。現在電視節目看不了,更不可能有報紙送到船上。張豐收覺得自己“都快與世隔絕了”。 外地漁民只能靠修網補網打發時間,難得的“假期”對他們來說卻十分難熬。 據海洋專家介紹,海冰的形成受海水含鹽度和內陸河流徑流、洋流、浪、潮等因素影響。我國近期已經經歷了幾個寒潮天氣,近海溫度較低,特別是去冬以來的幾場大雪,對沿海海域的海水鹽分稀釋,導致海冰冰點提高。1月以來氣溫下降劇烈,連續寒潮降溫天氣導致了環黃渤海地區大面積的海冰形成和發展。 一位姓李的大媽介紹說,往年萊州灣海水也結冰,但是很薄,南風一吹就散了。今年卻一凍就是一個月。 1月23日,記者來到萊州虎頭崖鎮小溝村一家扇貝養殖企業,四五名女工正靠著墻曬太陽。由于海水結冰,她們都快一個月沒活兒做了。 6萬籠扇貝只收了一半回來。起初他們用繩子綁了大石頭,像夯土一樣把冰面砸開,搶回兩籠扇貝。可是后來船就凍住出不去了。 漁民擔心等到開春海冰融化,剩下的扇貝很有可能因為缺氧死掉,也可能被浮冰帶走,損失得有幾百萬。 長島縣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1月19日,煙臺市海洋漁業局派出專家組實地考察發現,長島縣部分海域形成了5~15厘米不等的厚冰層,全縣83處圍堰養殖和40多處圍網養殖已經冰封成片,總面積約2000畝。大量漁船被冰凍固定在拋錨位置無法生產。 據煙臺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萊州市34000畝養殖池塘中,約有17000畝結冰。萊陽市兩萬畝灘涂、淺海和海水池塘結冰,海面幾乎全部冰封,整個灘涂被厚10~30厘米的海冰覆蓋。 據山東濰坊壽光市海洋漁業局的簡報,壽光市從羊口漁港至入海口處冰封河面,小清河入海口浮冰最大外緣線26海里,冰厚一般為10~20厘米。 在羊口漁港有100多艘漁船被冰封在港區,浮冰隨潮汐流變化沖上漁港碼頭,冰層堆起厚度達100厘米,同時該市還有近100艘漁船因未及時返回羊口漁港而只能停靠在外港,既不能生產,也無法返回,所受損失巨大。 從1月7日開始冰封計算,截止到1月20日,壽光因漁船停港歇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600萬元左右,再加上船舶碰撞、網具破損等損失50余萬元,共計損失達4650萬元。 海冰已經占渤海總面積的51%,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在整個渤海,冰凍區域仍在不斷擴大,冰層厚度也在逐步增加。截至1月24日,海冰面積已經占渤海總面積的51%。煙臺海洋漁業局的專家分析,由此帶來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一是冰凍區域融化會導致局部海水鹽度大幅度降低,海產品將大面積死亡;二是早春時節黃河口下游冰層入海,如果冰層厚度超過一定限度,入海流動過程中會因體積不等、流動速度不均而聚集成大片冰凌,對沿途的海上養殖物形成巨大威脅。早在上世紀70年代,長島縣曾出現過冰凌災害,連礁石上的海菜都蕩然無存。 海冰已經對海上交通運輸、生產作業、水產養殖、海上設施和海岸工程等造成影響。 近海捕撈漁船冰封停港,無法出海作業;部分淺海灘涂持續冰封,貝類冰凍損傷嚴重;養殖池塘長期冰封缺氧,造成養殖產品窒息死亡;養殖水域持續低溫,養殖產品超過耐受極限,大批死亡;冰雪、大風及流冰沖擊,養殖大棚、筏架、網箱等漁業設施遭受損壞。 據山東省海洋漁業廳通報,山東沿海海冰災害為40多年一遇,截至1月22日,這一災害已經造成山東漁業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2億元,漁業受災人口9.5萬。 目前,山東省冰封漁港、停泊點120余處,受困漁船達8000多艘,影響出海捕撈作業天數超過20天,每天影響每艘作業漁船收入近萬元,造成漁民收入減少近16億元。 海產品價格走高 由于捕撈量減少,近日山東省水產品供應量減少20%,部分水產品價格上漲60%。 1月23日下午,萊州南關水產市場顯得有些冷清。攤主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打牌聊天,難得有客人上門。一位陳姓攤主告訴記者,現在海鮮貴了,大家都不愿意買,反倒是冷凍海鮮更受歡迎。 據了解,煙臺市海產品的價格大多出現了10%左右的漲幅,個別品種如花蛤、海螺等貝類,漲幅達到20%以上。而濟南海鮮市場上貨量明顯減少,價格大幅上漲。海螺每公斤賣到了15元,結冰前只有8元左右;花蛤的價格也從每公斤2元上漲到4元。 原本這個時間段正是鮮鲅魚大批量上市的時候,現在少了,價格也漲了,一斤多的小鲅魚上貨就11元/斤,原來上貨才六七元一斤,大的上貨17元/斤。現在母爬蝦35元/斤,普通爬蝦為25元/斤,比前兩天平均每斤漲了5元到10元。基圍蝦價格高達118元/斤,與半月前相比,漲幅達60%左右。 據山東海洋與漁業廳通報,雖然海冰對漁業生產有所影響,但由于水產品加工、冷藏等許多企業有充足的冰鮮海產品儲備,不會對節前的海產品供應造成嚴重影響,海產品市場總體形勢穩定。但隨著春節臨近,餐飲業將迎來消費旺季,居民需求量增加,節前水產品價格繼續走高的可能性很大。 政府做好搶險準備 由于前兩天氣溫升高,加之海水作用,萊州灣、膠州灣的海冰有所融化。據了解,山東海事局日前利用海冰緩和期,在冰情不十分嚴重的港口,安排具備破冰能力的大型船舶和拖輪先行進港,再安排小型船舶進港,保障更多的港口通航效率。 山東已經建立海冰災害日報制度,及時掌握海冰變化和漁業生產損失情況。山東省海洋漁業廳成立了海冰災害抗災減災工作技術指導組,并制定了應急技術措施,印發各地。 為保障被困漁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相關部門給他們送去了船上缺少的淡水、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還安排醫生為漁民定期體檢。 如果寒潮再一次來臨,持續時間較長,降溫幅度較大,還是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海邊剛融化的地方還有可能繼續結冰,如果伴隨強降雪,還可能會對大棚養殖戶帶來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