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套疊 【概述】 一段腸管套入鄰近的腸管內稱為腸套疊。本病大多發生于哺乳后不久的仔豬。套疊的腸段以十二指腸和空腸較為常見。 【病因/病原】 仔豬在饑餓或半肌餓時,腸管長時間處于弛緩和空虛狀態,當刺激性食物由胃進入腸腔,前段腸肌伴隨食物急劇蠕動,套入相鄰接的后段腸腔中。
【癥狀】 病豬突然不食,發生劇烈的腹痛。常翻倒滾轉,鳴叫,四肢劃動,或跪地的爬行。也有腹部收縮,背拱起,或前肢伏地,頭抵于地面,臥立不安,發出哼聲。初期頻頻排糞,后期停止排糞,常排出粘液。體溫一般正常,但并發腸炎或腸壞死時,體溫可輕度上升。結膜充血,呼吸及脈博數增加,十二指腸套疊時常發生嘔吐。 【癥狀圖】 【診斷】 診斷要點: 嘔吐、廢食、劇烈腹痛,排少量含有血液的黏稠稀糞,腹部有壓痛,腹膘不太多的豬可摸到香腸狀的腸段。 類癥鑒別: 1.便秘 相似處:不吃,腹痛不安,排糞或不排糞,腹部有壓痛等。不同處:腹后部可摸到堅硬糞塊,或指檢直腸可觸及糞塊。腹痛不劇烈。 2.腸扭轉 相似處:不吃,腹痛劇烈,少排糞或不排糞,腹部觸診有痛感等。不同處:腹部摸到較固定的痛點,局部腸臌脹,叩之鼓音(五香腸樣腸段),因劇烈腹痛而打滾時體溫可達40度以上。 3.腸嵌頓 相似處:不吃,腹痛,不排糞等。不同處:臍部嵌頓有臍疝,陰囊嵌頓有陰囊疝,疝囊紫紅,基部有壓痛。
【治療】 在發病之初能及早進行手術整復,可望痊愈。由于確診困難,常喪失手術時機。 【防治措施】 對仔豬應加強飼養管理,不喂給有刺激性飼料,輕度的腸套疊可能自行恢復,嚴重的腸套疊常在數小時內死亡,慢性的常伴發腸壁壞死預后不良,早期確診后施行手術整復有治愈希望。要使母豬泌乳正常,注意飲溫水(尤其天冷時),禁止粗暴追趕,捕捉、按壓,不給豬過冷的飼料和飲水,如遇驟冷天氣注意保暖,避免因受寒冷刺激而激發腸痙攣。對病豬雖注射阿托品可緩解腸痙攣癥狀,但不易完全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