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我國生豬的周期性波動回顧與分析

      一、我國生豬的周期性波動回顧

      1985年我國首次出現“賣豬難”,從1985年到現在共經歷了8個“賣豬難”,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賣豬難”,總量上并未多余,主要是由市場流通不暢造成的,所以持續時間比較短,從1985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買難”與“賣難”交替進行,說明當時生豬生產方式落后,組織化程度低,調控措施不到位。上世紀90年代以后的“賣豬難”是生產過剩的結果,也說明,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的生產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跟蹤分析1994年至今的生豬價格、效益以及相關產品的價格變化情況,得出了以下結論:

      1.兩次“賣豬難”相隔時間為3年左右

      從1994年建立畜產品及相關生產資料價格統計報表至今,15年正好經歷了四次“賣豬難”,也可以說五個周期:第一次是在1995年1月;第二次是在 1998年3月;第三次是在2001年2月,2001年后的兩年半時間,基本處于“賣難”的延緩期,價格和效益低迷,使得價格波動周期出現了微小變化,導致下一個“賣難”延期出現,推后一年左右,之后又恢復了3年周期;第四次出現在2006年5月;最近這次的“賣豬難”,東北的豬價從5月份開始上漲,河北省從6月份開始上漲,說明這次“賣豬難”在2009年5月份到達谷底,上次周期是2006年5月份,到今年的5月份,正好吻合3年一個周期。

      2.每個周期從價格明顯上漲到達豬糧比為1:5.5的盈虧點只需要2~4個月,到達1:6以上的效益區需要3~6個月時間。

      盈虧點是個變數,最近發改委將盈虧點定在了1:6以上,如果連續幾周豬糧比在1:6以下就啟動應急預案,上一周期前的盈虧點是1:5.5,這個周期以后是1:6,1:6以上就有效益了。同時也說明一個周期到了谷底,行情最差的也就是2~4個月,2~4個月后就會走出谷底。最近的這個谷底豬糧比可能是 1:5.77,本身就沒什么虧,而且2~4個月后還要往上走,所以說谷底并不可怕,它下來后就會往上走,尤其是最近幾個谷底幾乎就是“V”字形的。

      3.每次價格明顯下跌到跌破1:5.5的盈虧點只需要1~2個月時間。

      從這幾個周期來看,谷底走的越來越快了,雖然臨近谷底時價格會往下走,但是速度很快,1~2個月就到谷底了,跌破這一界線尤其到1:5以下之后,就保持基本穩定,然后持續十幾個月就會往上走,而最近的一個周期僅幾個月的維持期。

      4.每個周期的價格波動程度呈逐步減緩趨勢

      減緩就是說明谷底變淺了,1995年“賣豬難”,豬糧比價在1:5.5以下持續了22個月,其中17個月在1:5以下;

      1998年“賣豬難”,豬糧比在1:5.5以下持續了17個月,其中12個月在1:5以下;

      2001年“賣豬難”,豬糧比在1:5.5以下持續了20個月,但大部分時間是在1:5.5這個點周圍徘徊,僅有6個月在1:5以下,這個周期不虧錢,只是沒賺大錢;

      2005年“賣豬難”,豬糧比在1:5.5維持了8個月,1:5以下僅有4個月。

      由此可見每個周期的價格波動程度正在減緩,損失程度也在減緩。

      5.每次價格下跌的谷底越來越淺,每次谷底的生豬收購價越來越高

      1999年5月生豬每千克4.72元,這個價格現在是根本不可能了,2002年5月生豬價格每千克是5.54元,上一周期大家記得最清楚,也就是 2006年的5月生豬收購價每千克5.96元,而這個周期是也就是今年的5月份每千克生豬的收購價格變成了9.24元,一千克生豬比上一個周期漲了3塊多錢,雖然這個周期的人力成本、飼料成本有了較大提高,但是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一千克成本提高了3塊多錢,有嗎?沒有!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周期會賺錢,如果賠了,要想想是為什么賠?生豬收購價格是絕對谷底,而效益是相對谷底,從豬糧比來看,最近幾個周期的最低效益分別為1:3.86、1:4.67、 1:4.37、1:5.37,所以說這個周期大部分地區沒怎么虧錢。

      6.生產效益呈增長趨勢

      1995年1月-1998年2月豬糧比平均為5.4;1998年3月-2001年1月豬糧比平均為5.0;2003年8月-2006年7月豬糧比平均為5.9,過去我們的豬糧比到1:6就是好效益了,一頭也能賺200塊錢了,所以說我們的生產效益一直呈增長趨勢,而下一個周期肯定還要比這一個周期高的多。

      7.由谷底到谷峰時間為20個月左右

      上個周期從谷底到谷峰走了23月,即從2006年的5月份到2008年的4月份,驗證了這一規律。

      8.由谷峰到谷底的時間是18個月左右

      這個周期走了13個月,從2008年的4月份(谷峰)到今年的5月份(谷底)。

      9.由谷峰到價格明顯下跌的時間為9個月左右(7-10個月)

      從2008年的4月份到去年的國慶節以后,價格開始下跌,從谷峰到價格明顯下跌的時間就是7~10個月。到了谷峰以后就會出現拐點,但拐點并不是虧,明顯下跌也不一定虧。

      10.最近兩個周期由谷底到谷峰上漲幅度呈跳躍上升(70%、180%、)

      上一周期,也就是從2003-2006年的谷底到谷峰漲了70%,而這個周期的谷底到谷峰漲了180%,何況這個周期谷底也沒怎么虧,可見這兩個周期從谷底到谷峰的上漲幅度呈跳躍式。

       二、新波動周期的特點

      由谷底到達谷峰經歷了23個月,即從2006年5月到2008年4月份,共23個月。

      豬糧比達到1:6以上后,持續時間最長,從2006年12月-2009年4月共29個月,上個周期22個月。這個周期的豬糧比到了1:6以上,何況還有1:8、1:9,所以說這個周期應該是賺大錢,虧的都是因為疾病。

      高效益區維持時間最長,養豬效益分為四個等次:豬糧比在1:5.5以下為虧損區;1:5.6-6為低收入區;1:6-6.5為中等收入區;1:6.5 以上為高效益區。上一周期豬糧比在1:6以上為22個月,而這一周期1:6以上已達29個月,不管怎么說豬糧比在1:6.5以上都不會虧錢,而這個時間也已有24個月。

      仔豬價格、生豬收購價格、豬肉價格、豬糧比均創歷史新高,并且比前4個周期有大幅度上漲,生豬收購價格比上個周期谷底上漲183%(仔豬上漲 459%,豬肉上漲146%),這個周期谷底的時候仔豬價格比上個周期谷峰還高,生豬收購價、豬肉價的谷底決定了下一個周期的谷峰,這就說明價格必須回歸,不然整個成本太高了。

      這一周期飼養種豬、生產飼料的沒有虧錢,出現了皆大歡喜的局面,春節過后,種豬又在漲價。以往周期快到谷底的時候,種豬和飼料都虧錢,只有這個周期,種豬沒有虧錢,而且由于金融危機全世界的飼料企業都在賠錢,只有中國的飼料沒虧錢。為什么?就因為生豬收購價的1.8倍在這兒撐著。

      這個周期生豬飼養者損失最小,即便有損失,也非常小,這是以前4個周期所沒有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正確的掌握規律、認識規律,減輕波動的程度,養殖戶要根據波動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波動周期出現新特點的原因分析

      一是周期波動規律所致,2007年我國生豬價格正處于新一輪的回升期,這是造成2007年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內因。價格上漲幅度偏高是受到外力的同時作用,也就是說,我國生豬價格同期性變化的趨勢是短期內不可改變的,外因對變化的影響只能表現在提前或推遲價格變化的出現,增大或降低變化的幅度,對周期時間的長短也會產生影響。

      這次價格上漲的外力主要包括飼料成本大幅上漲、疫病嚴重、生豬數量有所減少、消費剛性增長,其它成本也在增加等,從而加速了價格回升速度,增大了上漲幅度。

      二是飼養成本的大幅上漲推動了生豬價格上漲,2007年以來玉米、豆粕、魚粉等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目前,每千克豬飼料比去年同期上漲0.4元左右,僅飼料一項,就增加成本100元左右(育肥4個月,用飼料250多千克)。加上防疫費、人工費、排污費等的增加,規模豬場每頭豬生產成本同比增加200元左右。

      三是產業間比較效益趨于平衡,養殖戶要算算養豬和打工相比合不合算。如果養豬比打工投入多,風險大,收益相對較小,要使養豬與務工得到同樣的收益,必然要提高生豬出售價格。

      四是對豬肉消費的增加拉動了生豬價格上漲,是因為經濟持續增長,城鄉購買力不斷增強,有些人不承認,說什么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們沒感覺出誰吃豬肉少了,而且現在好多屠宰場都在無限制地擴張。

      五是物價指數的增長帶動了生豬價格上漲,汽油價格上漲帶動了玉米價格上漲,玉米價格上漲導致了飼料的價格上漲,從而帶動了生豬價格。

      六是2007年生豬產品價格偏高是事實,與2006年“賣豬難”的低價格水平相比,也是增幅偏高的原因之一。

      七是價值回歸,長期以來,我國豬肉價格比國際市場低不少,管理者、消費者已習慣了吃廉價肉,這要依賴于勞動力成本低,散養戶圈舍折舊、排污等費用少。近幾年來,這些優勢逐步減弱,加之飼料成本甚至比國外都高,生豬價格必然上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13: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蒲城县| 武乡县| 桐庐县| 驻马店市| 呈贡县| 平山县| 泰顺县| 丘北县| 双桥区| 綦江县| 蓬安县| 积石山| 高阳县| 宁陕县| 新宾| 衢州市| 浠水县| 安图县| 藁城市| 浏阳市| 乌苏市| 武穴市| 东平县| 蛟河市| 合江县| 土默特右旗| 河东区| 临泉县| 松原市| 温泉县| 汽车| 枣庄市| 乳源| 云南省| 德格县| 山阴县| 孝感市| 广元市| 如皋市|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