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8月26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網絡科學雜志《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發表報告稱,在太空微重力等環境下,哺乳動物正常的胚胎發育可能會受到阻礙,因此哺乳動物要在太空繁衍難度較大。 日本理化研究所和廣島大學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他們使用一種名為“三維重力分散型模擬微重力裝置”的儀器進行了上述研究。這種儀器可模擬重力加速度為0.001G的環境,類似于航天飛機內部環境。研究人員在這樣的微重力環境中對實驗鼠實施體外受精,并培養初期胚胎,最后將胚胎移植到雌鼠的子宮。 結果發現,受精過程在微重力環境下能夠正常完成,但是繼續培養后研究人員發現,初期胚胎的生長速度緩慢。經觀察,受精卵分裂過程中,向胎盤一側的細胞分化被抑制,這一側聚集的細胞數量少于正常值,延緩了胚胎生長。雌鼠被植入經培養得到的胚胎后,雖然也能生產正常的幼鼠,但產子率只有正常情況下的一半。 報告說,人類正在探索將來在宇宙空間站或月球基地長期生活的可能,這就需要人類和動物都能在太空正常繁衍。1979年,蘇聯研究人員進行大白鼠太空繁殖實驗失敗,之后幾乎無人再實施類似的哺乳動物繁殖實驗。這主要是因為將實驗設備運送到太空的成本過高,且現在的技術很難達到在太空進行此類實驗的水平。 報告稱,這次實驗首次表明,哺乳動物在太空繁衍后代可能比較困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