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備受市場關注的臨時儲備玉米銷售政策終于啟動,拍賣底價定為2007年、2008年產東北玉米(二等)1530—1570元/噸,等級差價為40元/噸,混等糧起報價根據等級進行加權平均。截至7月29日,國家已連續進行了兩次玉米拍賣,第一批計劃銷售玉米200.50萬噸,實際成交74.59萬噸,成交率37.20%,成交均價1600元/噸;第二批計劃銷售玉米193.75萬噸,實際成交92.83萬噸,成交率47.91%,成交均價1590元/噸。從這兩次玉米的拍賣情況來看,拍賣價格均高于市場價格。這主要是因為糧食出庫的時候會對水分和雜質進行相應的增量或減量,由于東北臨儲的玉米水分和雜質普遍低于國家標準,所以實際出庫的價格將會明顯高于成交的價格,再加上其他雜費,企業最終的采購價格將明顯高于市場價格。以黑龍江為例,目前黑龍江農村購銷價格基本集中在1440—1560元/噸,其中,哈爾濱及齊齊哈爾部分養殖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玉米價格偏高,市場收購價格在1500—1560元/噸,而部分偏遠地區的收購價格在1440—1480元/噸,東部佳木斯、雙鴨山等地收購價格基本集中在1460—1520元/噸。從這些地區的收購價格可以看出,多數地區的價格略低于國儲玉米的拍賣底價1530元/噸,如果再加上出庫、運輸等其他費用,國儲玉米的實際售價明顯高于當前市場價格。因此,國儲拍賣短期內對市場價格起不到打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