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許昌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化危為機、跨越發展”和“三保”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項目建設為助推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步伐,保持了全市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靠項目集聚產業。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提升畜牧產業水平、實施“三帶六區四基地”發展戰略列入2009年重點工作。全市上下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認真開展調查論證,積極編制規劃方案,圍繞規劃上項目、建場區,“三帶六區四基地”初具規模,產業集聚優勢更加突出。上半年,全市在產業集聚區內新建各類規模養殖場2193家,改擴建1826家。禹州市順大牧業公司和鈞龍養殖種植公司分別投資700萬元和投資500萬元,擴大生產規模,出欄生豬將達到1.5萬頭以上;長葛市樂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萬元的二期擴建項目,年出欄生豬可達2萬多頭;新建的豐源、利康萬頭豬場和桂祥、劉四等10個千頭豬場都已投產;鄢陵縣宏昇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興建了肉牛養殖場和萬頭豬場。全市以“三帶六區四基地”為主的規模場建設實現新的突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產業優勢更加突出。 二是以資金扶持項目。2008年我市爭取上級的生豬標準化規模場建設、蛋雞標準化以獎代補改造、生豬調出獎勵大縣、肉牛大縣等各項項目資金9600多萬元,主要在今年集中用于扶持優勢產業項目,保持了畜牧業優勢更優、標準更高、實力更強的良好發展勢頭。截止6月底,全市畜牧業項目建設投資額達到4300多萬元,新、擴建規模豬場987家,新增生豬存欄規模超過50萬頭,改擴建規模肉牛場15個,新增肉牛存欄4000頭。項目資金的投入為規避經濟危機,幫助養殖場戶度過難關,提振信心,提高效益,保障畜牧業穩步發展發揮了極大作用。 三是用政策吸引投資。今年以來,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促進奶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迅速行動,幫助解決奶牛養殖小區建設的水電路問題,為奶業發展創造好的環境條件。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奶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重點支持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發展。上半年全市新建、擴建奶牛小區6個,新增奶牛存欄2600多頭。許昌縣恒天然農牧有限公司與加拿大愛德集團合作引進奶牛項目進展順利,奶牛存欄達到900多頭。鄢陵縣“兆興”花都牛業公司投資1500萬元,占地200余畝,存欄600頭以上規模的奶牛場已經開工建設。投資2000萬元的長葛乳源牧業有限公司和投資300萬元的長葛農村養殖發展公司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一期工程完工后,奶牛存欄將增加500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