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國內淡水魚市場在新魚臨近上市季節的影響下,局部地區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回調,但國內整體魚料的消費在盛夏時節的支撐下已然進入消費高峰。而華南地區南美白對蝦上市量的增加也造成了當地蝦價的窄幅波動,但蝦料整體消費區域性分化的格局暫未改變。在國內水產整體供應量趨于上升的情況下,后期水產市場基本呈現弱勢運行的態勢。 一、 國內部分地區新魚面臨上市,魚價有所回調 上周末開始,隨著江蘇地區的新魚逐漸上市,市場面臨一波出魚高峰,使得當地鯽魚價格也有所下滑。當前江蘇地區出塘的新魚(俗 稱熱水魚)規格集中在6兩左右,價格為4.2元/斤附近,養殖戶基本處于微幅盈利以及保本邊緣。另一方面,近期華北、華中地區的鯉魚有望在10—15天左 右達到出塘規格,意味著8月中旬附近淡水魚的出塘量將出現明顯增加,這或將對屆時的魚價格造成一定影響,值得業內關注。 二、 華南地區南美白對蝦上市量增加,價格窄幅波動 當前華南地區的天氣情況較前期明顯偏高,基本以晴好天氣為主,給當地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帶來了一定的福音。由于海南、廣東珠海等地受前期臺風降雨影響相對較輕,因而當地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恢復較快,不少區域的南美白對蝦已經達到了出塘規格,增加了當地南美白對蝦的上市量,使得當地 南美白對蝦的價格出現了窄幅波動。目前廣東珠海地區40尾/斤的南美白對蝦價格約為10—11元/斤,海南昌江地區40尾/斤的南美白對蝦價格約為 10.03元/斤,蝦價的波動幅度基本在1元/斤左右。 三、 國內整體魚料消費逐漸進入高峰階段,但蝦料需求區域分化 進入7月以來,國內南方地區隨著氣溫的明顯升高,淡水魚投喂量持續有所放量,使得南方地區的魚料消費拉開了旺季序幕。但直到7月上中旬,北方 地區的氣溫卻一直相對偏低,使得當地的魚料消費增速十分緩慢。不過,進入大暑節氣以后,北方地區的氣溫出現了顯著上升,促進了當地魚料投喂量的放大,使得北方地區也逐漸進入魚料消費高峰階段。國內魚料消費逐漸浮現旺季特征,但國內蝦料的需求卻依然有所分化。當前華南地區的氣溫較高,當地南美白對蝦多以二號料消費為主,旺季特征有所顯現,但華東地區的氣溫相對偏低,且多數地區由于前期蝦苗的重新投放,目前仍以消耗一號料為主,8月份旺季特征有望更加顯著。 總體來說,短期國內水產市場有望在供應壓力上升的情況下保持弱勢運行的格局。不過,今年上半年以來北方淡水魚養殖戶的養殖效益持續低迷,對當 地養殖戶的養殖信心存在一定打擊,也影響了當地水產料企業的資金回籠情況,并對當地淡水魚下一輪養殖存在潛在壓力。此外,當前國內天氣情況仍是影響水產養殖的關鍵因素,業內仍需對此密切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