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流動性充裕,證券市場及商品市場出現普漲走勢。近期受到冷落的農產品(12.30,0.12,0.99%)市場再度受到資金關注,在資金進場推動下國內油脂市場大幅走高。截止周二收盤,豆油1001合約報收7164元/噸,上漲154元;棕櫚油1001合約報收5818元/噸,上漲180元;菜籽油1001合約報收7482元/噸,上漲102元/噸。 國際油脂市場走勢偏弱 近期CBOT大豆市場在900美分附近震蕩整理,然而豆油市場繼續走弱。從美國普查局公布的2009年6月份大豆壓榨數據來看,當月美國大豆壓榨量為1.402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測的1.384億蒲平均值;當月美國豆類庫存量為41.79萬短噸,低于市場平均預測的43.96萬短噸水平;當月美國初級油廠豆油庫存為34.03億磅,高于市場預測的33.6億磅平均值。由于豆油庫存高于預期,拖累豆油價格連續幾日下挫。棕櫚油市場方面,7月中旬以來,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出現反彈走勢。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ITS稱,馬來西亞7月1~25日棕櫚油出口環比增加10%至112萬噸,出口的增加提振價格走勢。不過,由于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季節性上升,加之中國及印度植物油庫存較大,后期棕櫚油價格仍有向下調整可能。國際油脂市場走勢對國內市場缺乏帶動作用。 國內油脂市場面臨庫存壓力 6月份以來國內油脂市場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油脂庫存上升,價格承壓回落。近幾個月國內大豆進口數量維持高位,進而增加豆粕及豆油供給。不過,預計8、9月份國內進口豆油數量將縮減。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10噸豆油,從阿根廷進口55萬噸豆油,從美國進口5萬噸豆油。由于從美國進口豆油無法提供原產地證明,后期國內從美國進口豆油數量預計稀少。南美大豆去年出現大幅減產,油脂油料出口數量受到影響,8、9月份已經沒有豆油報價,預計后期出口量減少。南美為中國主要豆油進口國,南美出口量的減少將導致國內進口量下滑。而進口的下滑有利緩解供給壓力。不過,國內油脂庫存較大,限制價格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