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生于四川眉山。 1981年,16歲的劉漢元從四川省水產學校畢業,分配到眉山縣水電局兩河口水庫漁場當技術員,當時劉漢元月工資41元。那時的魚是奢侈品,普遍價格比豬肉貴3-5倍,春節時價差更達10倍。 1983年5月1日,劉漢元在四川眉山縣永壽鎮永光電站尾水渠,建起了一個64平方米的金屬網箱,投入了185公斤魚苗。 1984年10月25日,四川省科委、省水產局等派出專家組當場關水撈魚稱重驗收,60余平方米的劉氏網箱里,共捕撈出1390公斤成鯉魚,折合畝產1.5萬公斤,創造了四川歷史上單位面積養魚的最高紀錄,并且盈利1950元。 1986年,22歲的劉漢元利用幾年來養魚和手工生產魚飼料積累的資金,建起了西南第一家集約化的魚飼料加工廠,技術先行,銷售緊跟,“科力牌”魚飼料成為搶手貨,還有人為了買到飼料竟然在工廠門口排了7天7夜的隊。 1992年,劉漢元在四川眉山縣城投資了1000萬元,成立“眉山通威飼料公司”。 1995年,通威集團完成北上戰略轉移,總部遷至四川省會成都,同年以兼并和控股的形式發展了8家分公司。 1996年,通威集團核心企業全面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國家產品質量方圓標志認證,率先成為全國飼料行業的“雙認證”企業。 2000年,劉漢元瞄準被國家列入發展農業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的“948”計劃項目,利用國外先進研究成果,在通威集團建立國內首個魚類基因工程實驗室。 2001年,劉漢元榮獲“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受到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2002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中國大陸100首富名單,劉漢元位居第9位;劉漢元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全球40歲以下“最成功商人”稱號,全亞洲僅13位;通威牌飼料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星火計劃辦公室授予“中國星火計劃名優產品”。 2003年,劉漢元被評為“中國十大民營企業家”、“十大財經風云人物”、“年度風云人物”等稱號,入列2003年《財富》雜志全球40歲以下富豪榜,名列大陸第二位;同年正本字數達19萬字、加上副本總共近40萬字的《通威志》面世。 2004年2月16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6000萬A股公開發行;3月2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現任通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聯絡委員會主任。2008年3月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