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福建檢驗檢疫局檢驗出口飼料2.54萬噸、3298.88萬美元,比增56.13%、45.51%,并且出口產品未發生一例質量安全問題。 該局充分發揮自身技術、信息、人才和政策優勢,切實加大對出口飼料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自檢自控能力。通過深入企業指導和幫助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邀請企業實驗室參加飼料三聚氰胺檢測能力驗證活動等措施,使出口企業的管理水平、自檢自控能力、產品質量控制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晉江某禮品寵物工業有限公司,作為全國僅有的5家出口觀賞魚配合飼料的企業之一,去年被檢出三聚氰胺后,檢驗檢疫部門多次深入企業,指導企業進行認真整改,并繼續大力支持其出口,避免了企業因長期不能出口而導致的定單流失,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該企業今年1-5月的出口量和貨值仍實現了增長,并且未發生安全質量問題。 另一方面,嚴把質量關,確保出口飼料質量。按照“超前思考、提前介入、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出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產品開展風險評估,增強檢驗檢疫監管針對性,建立更加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強化源頭和過程監管,嚴把出口飼料企業注冊登記準入關,加強日常檢查與年度審查,實施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監控計劃。餌料用凍魚是出口飼料的主要品種。針對出口餌料用凍魚品種雜、來源廣、出口量大等特點,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餌料用凍魚產品采取“四加強、七統一”的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將把關的重點由出口前的檢驗檢疫前移到對企業整個生產加工過程的監管,確保出口餌料魚產品質量安全,促進餌料魚出口有序、持續增長,加工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同時,加強協作,最大限度地形成監管合力。主動與地方飼料主管部門建立緊密合作機制,互相通報信息,對相關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特別根據飼料安全面臨的新形勢,共同查找不足,幫助出口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