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形勢良好,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需求萎縮、價格回落,部分農產品出口受阻,加上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內需減弱,使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較大,農業生產效益下滑,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困難加大。 會議要求采取八項措施,其中在對待畜牧業方面,要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中央安排30億元建設投資,支持生豬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適時啟動調控措施,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擴大奶粉收儲規模,將原料奶收購貸款貼息政策延長至2009年12月底。 支持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對提高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有很大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首先,有利于穩定生豬市場價格。由于我國生豬規模化水平較低,散養戶、小規模養殖戶偏多,導致生豬市場供給隨忽高忽低,價格猶如過山車般,導致很多散養戶出現嚴重虧損,從而出現小養殖戶為規模化養殖廠墊底;其次,有利于提高社會分工,優化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我國雖是大國,由于我國人口因素,導致我國資源相對匱乏,而農村散養戶由于生產效率較低,對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另外由于農村不記人力成本,導致農村生豬議價能力較弱。高金食品在對2007和2008年年報分析時說道,由于2005和2006年豬價過低,以及疾病影響,導致散養戶飼養量較低,導致企業收購成本加大,每頭生豬盈利較低。最后,有利于保護環境、和食品安全。適度的規模化有利于提高化境保護,做到糞便的優化處理;另外,由于規模化便于管理,能夠做到食品的安全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