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排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一直是困擾大型養殖場發展的瓶頸,偃師市眾多養殖場內既看不到污水橫流的現象,也聞不到刺鼻的臭味,原來偃師市眾多養殖場投資興建了沼氣,形成了循環鏈條,實現了養殖場污染物零排放,也提高了養殖效益,一舉多得。 偃師高龍鎮養豬戶閻建民采用“物料閉路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實現了循環經營和養殖零污染,像這樣的雙贏養殖戶在偃師市多達350多戶。 為有效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偃師市從2007年起,加快以沼氣池建設為重點的畜禽污染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大力推廣“豬--沼--果”“豬--沼--菜”的農業生態種養模式,走出了一條“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的新路子,實現畜牧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的效果。 如今,偃師存欄2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全部建起了沼氣池,覆蓋并帶動1.7萬戶農民走上發展循環種養殖業的致富路,養殖戶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大型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怎樣解決污染排放是當務之急,養殖場通過派出技術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和市場考察,認為建沼氣池發電既能解決污染、提供能源,又能提高效益。發酵后所產生的沼渣、沼液是天然的有機肥,可以還田取代化肥,既保護了土壤微生物,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還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周圍的村民爭相搶購,僅此每年又可增加收入,而且完全實現了養殖場的污染物零排放。還使令人頭疼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迎刃而解。目前全市350家養殖場實現“零”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