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來,阿根廷農戶與政府之間就稅收問題的爭論一直是國際大豆(資訊,行情)市場的關注焦點。在持續會談無果后,阿根廷農民終于決定以極端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利。 上周五,阿根廷四大農業團體領袖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阿根廷農民將在未來的一周內停止銷售所有谷物、油籽和活牛。并且一些參加罷工的農民開始在高速公路上設置路障,以阻止可能出現的大豆貿易。 阿根廷農民的舉動令國際大豆、油籽價格在上周五出現了大幅上漲。其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5月合約期價上漲11.5美分/蒲式耳至952美分/蒲式耳,創出近3周的新高;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棕櫚油(資訊,行情)5月合約期價飆升63林吉特/噸,至2035林吉特/噸,創出近6個月新高。 在此前的近五周時間內,阿根廷農業團體與政府之間一直在進行溫和的談判。農戶希望在國際大豆價格下跌,國內大豆產量因干旱出現較大損失的情況下,政府能夠下調大豆等作物高達35%的關稅;政府則堅持大豆關稅是該國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在全球經濟危機的環境下,稅收不能下調。 在數次談判未果后,阿根廷政府上周的舉動終于“激怒”了農戶。本來,農戶希望繞過政府,通過國會投票的方式來降低大豆等作物的關稅,不過上周四國會未舉行調整谷物出口關稅的投票。更為甚者,阿根廷總統上周四表示,將創建一項基金來與各省政府分享大豆出口的稅收。各省將分享該國大豆總出口稅收的30%。雖然這些分享的稅收將用于當地的公共建設工程,并幫助在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期間工人不被裁員,但是這樣的措施也變相地否決了農戶提出降低出口關稅的請求。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油、豆粕出口國,是第三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 “如果,阿根廷稅收爭端不能在短期內解決,甚至出現農戶大規模罷工的情況,那么市場被迫將更多大豆需求轉移到美國、更多的油籽需求從豆油轉移到其他品種,這將導致美國大豆以及其他油籽品種供給出現短期的緊張狀況,從而使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上海大陸分析師期貨高嚴榮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