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來,國內油脂市場整體呈現底部盤整特征,國產棉油、花生油價格走勢相對平穩,進口棕櫚油分銷報價箱體內振蕩,菜油價格成為唯一上漲的食用油品種,而豆油行情本周走勢先揚后抑。截止3月12日,國內五大主要食用油均價指數(DOPI)為6580元/噸,較一周前上漲30元/噸,創下3月份以來的新高。
近一周里,主產區四級豆油廠價降至6100元/噸-6500元/噸,周比保持相對穩定。其中:黑龍江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在6800元/噸-6900元/噸,當地三級豆油報在6900元/噸-7000元/噸,一級豆油報在7000元/噸-7100元/噸,分別較昨日持平;遼寧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6550元/噸-6600元/噸,三級豆油報在6650元/噸-6750元/噸,當地一級豆油掛牌報價在 6800元/噸-6900元/噸,分別較周三持平,大連地區成交價格偏低,現貨價格可議;吉林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在6700元/噸左右,三級豆油報在6850元/噸左右,當地一級豆油報在6900元/噸-6950元/噸,分別較周三持平;天津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在6300元/噸左右,較昨日持平;當地一級豆油報價在6600元/噸,下調30元/噸-50元/噸,可議價;山東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在6300元/噸,一級豆油報在6550元 /噸-6600元/噸左右,分別較周三調低50元/噸;廣東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出廠報價在6200元/噸以上,當地一級豆油報價在6600元/噸以上,分別較昨日持平。
本周期間,全球豆油市場關注美國農業部(USDA)供需月報,以及國際石油價格幾乎成功的突破性上漲行情,包括國際棕櫚油與豆油價差的顯著縮小,共同造成美盤CBOT豆類期貨市場寬幅振蕩。與此同時,來自中國“兩會”的政策面多空參半,加上外圍證券市場繼續下跌探底,導致連盤豆油期貨合約振蕩明顯加劇,鑒于終端市場成交本周整體疲軟,預計后期賣方提價現貨的意愿仍遇阻力。其具體原因現概要分析如下:
一、USDA豆油報告數據利空,國內豆油市場賣方提價舉步維艱
上周五(3月6日),由于金融行業難以抽身衰退危機,美聯儲(FED)巨額注資救市目前收效甚微,投機信心的極度匱乏導致市場恐慌性拋售,美國道瓊斯股指盤中跌破6500點大關,與標準普爾工業指數一道再次成為“難兄難弟”,雙雙創下12年以來的新低!受歐美證券市場大幅下跌的拖累,美元匯率升勢仍遇阻于90關口,這對國際石油價格和大豆形成托底支撐。
不過,本周三,美國農業部(USDA)月度供需報告中,美國大豆期末庫存數據數據利多,主要因為上調出口數據,同時下調加工數據,這也對大豆價格形成底部支撐。不過,與此同時,USDA本月大幅調低生物燃料行業對豆油的用量,導致美國國內豆油期末庫存預估值相應上調,加上當日盤中,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價止漲回落,對美盤CBOT豆油市場形成破位下行壓力。
周二亞洲電子盤中,CBOT豆油主力0905合約盤中最低探至29.70美分/磅,這是自2月20日之后,大盤再次跌破30.00美分/磅的心理支撐位。按目前外盤豆油合約折算,今年二季度船期的進口南美毛豆油,CNF折算到港成本位于5750元/噸-5950元/噸,較一周前下跌了250元/噸。受外圍市場寬幅振蕩的心理影響,本周盤中,大連商品交易所(DCE)豆油合約位于5900元/噸-6200元/噸,多空角力導致盤面波動頻繁,植物油廠商逢高積極套保。
二、國內豆油現貨成交需求仍疲軟,多數油廠料將延續議價套現策略
進入3月份以來,國內豆油等食用油銷售情況不盡理想,多數貿易商繼續離市觀望,投機性囤貨采購的意愿日趨謹慎。不少油廠反映,2月份期間,小包裝油市場銷量環比下降至少四成到五成,貿易商“零庫存”的避險意愿較重,而春節之后的散裝油市場成交進度相當遲緩。近日,外圍證券、金融市場振蕩探底,中國經濟同樣面臨下滑風險,加上“兩會”期間,政府表示將繼續增強國儲系統的吞吐調控作用,積極貫徹油料生產振興計劃,這對于相關油脂市場的看漲預期無疑形成抑制。
近日,市場傳言稱,為保障糧油市場供應、價格穩定,國家應急收儲的部分大豆、植物油(豆油、菜油)可能輪出投放市場,這導致三大植物油期貨市場近日全線回落。另外,目前國內外油脂、油料價格“倒掛”明顯,近月大中型企業進口買盤的數量激增,也加重了市場對于后期植物油價格總體走勢的擔憂。在此情況之下,國內油脂市場缺乏突破性的方向題材指引,而美國USDA報告壓制外圍油、籽價格波段升勢,加上美元匯率走勢搖擺,料將促使國內油廠、貿易商維持高報低走的豆油銷售策略。同時,后期國家油籽相關政策的出臺仍值得密切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