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受國儲收購提振,產區用糧企業及糧商提價收購,價格上浮明顯,截至今日,國內玉米均價較上周末再漲價15元/噸,現貨市場逐步兌現前期期貨利好預期。但此前華北玉米價格漲勢過快,加上眼下需求依然較疲弱,因此局部地區價格沖高回落。不過,在國家對玉米市場托市呈現持續利好的背景下,加上市場流通糧源數量明顯下降,國內玉米市場長期仍存在上漲空間。具體分析如下: 一、前期價格漲勢過快,華北玉米市場局部沖高回落 上周以來,受國家政策收購提振、農民普遍惜售以及部分企業短期急需采購的共同影響,華北多數地區玉米市場出現大幅上漲行情,漲幅普遍可達80元/噸-120元/噸。隨著這些企業陸續完成采購計劃,其收購價格再次下調,多數糧商跟風降價收購,導致市場收購價出現回落過程,譬如:山東淄博收購價由上周的1490元/噸,跌至1460元/噸,河北衡水市場價格較上周下跌30元/噸,為1420元/噸,但多數農民的惜售心理并未受此次價格波動而有所減弱。 二、后期托市政策仍將撐起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大旗 前期國家下達了1000萬噸東北臨時存儲玉米計劃,同時針對此前在收儲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中儲糧系統以及相應的收購庫點紛紛加大了收儲力度,并且國家也再度增加了收儲庫點的數量。隨著政策收儲進度的持續加快,國內現貨市場中可供流通的玉米數量逐漸減少,且好糧所占比重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雖然國內養殖業與深加工行業的需求短期內仍難全面回升,但后市需求有望相應回升,加上今年夏季國家臨時存儲玉米的順價銷售,這使得玉米現貨價格從長期來看依然將呈現漲勢。 三、下游需求疲弱依然制約國內玉米價格上行空間 此輪玉米價格上漲并非受需求旺盛的拉動,相反目前國內市場正處于飼料消費淡季,下游養殖業疲弱態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國內肉蛋類產品消費量明顯下降,終端市場需求下降影響影響獲利水平并相應抑制了補欄需求,這對玉米價格的上行空間形成壓制作用。 而目前國內多數玉米加工企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政策收儲因素導致流通玉米量減少,如果維持原有價格不變,那么企業采購貨源難度將大幅增加;倘若提價收購又將加重自身的經營成本。另外,從深加工企業下游產品來看,淀粉價格在近期雖然出現上漲,但由于玉米價格漲幅更為明顯,因此多數企業每生產一噸淀粉仍要虧損100元左右,這將會抑制深加工企業對玉米的需求。 綜上所述,由于國內需求依然難以有效拉動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因此近期局部出現沖高回落的現象也屬正常。不過,隨著政策收購進度的不斷加速,后期市場可流通的東北貿易糧源將相對有限,而華北玉米也難以長時間維持供應,加上臨時儲備玉米的順價銷售,國內玉米現貨市場長期依然趨漲。因此,眼下華北局部地區玉米價格出現回落仍是企業逢低、擇優采購的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