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4:30左右,正在接受媒體記者群訪的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史俊通突然接到這樣一則短信:史委員您好,現在玉米價格太低,每斤只有0.55元,就這樣還沒人收購,農民很著急,嚴重影響春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經過本報記者的追問得知,上述這則短信是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袁富平發來的。農機中心是最貼近農村糧食種植的技術部門,它們的信息也最能代表農民兄弟的心聲。“這說明農民確實很著急,很無奈。” 針對收到這樣的短信,史俊通委員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一點也不意外。“這是農村、農民對兩會的期待,他們希望通過政協委員把糧食收購、農業種植的現狀及時反映給中央。” 史俊通表示,上述短信中提到的玉米價格太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畜牧業發展不足造成的。據了解,與玉米的產量相比,近幾年南方的畜禽養殖生產能力一直不是很高。“再加上目前存在的糧食產銷區域不平衡的現象,使得糧食市場流通性不足,貿易商因為運輸成本過高而選擇觀望或少量運輸,致使糧食種植大省的糧價偏低,而糧價偏低,又進一步影響到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史俊通這樣表示。 除了產業鏈條發展不足、糧價過低的原因外,目前農業補貼力度不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太少,致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的現象更加嚴重。 “因此,我建議提高糧價,讓糧價由市場來調節。”史俊通認為,直接給農民補貼,有的農民拿了補貼不一定種糧食。而如果把糧價提高了,農民還是愿意種糧,因為農業補貼的數額畢竟還是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