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玉米現貨期貨走勢發生背離,指數連收3陰,在1670阻力位遇阻,這也是大連玉米4周以來首收陰線,微露調頭之勢。周內大連玉米成交減少,持倉變化不大。而現貨市場托市作用顯現,除華北黃淮地區外全國普漲。截止到上周末,吉林長春二等玉米出庫價144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60元/噸;山東德州到廠價146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60元/噸;大連港二等玉米平倉價156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50元/噸。 在國際市場,CBOT玉米上周連收5陰,經濟前景黯淡、原油價格下滑和股市下跌都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大豆市場走軟也拖累了玉米市場人氣。此外,玉米出口銷售報告也令人失望。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009年玉米種植面積預估報告也利空市場,據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在年度農業展望論壇上稱,2009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可能穩定在8600萬英畝,今年玉米總產量可能比上年增長2%。美國農業部專家預期種植面積基本不變,而分析師本來預期是種植減少。 國內現貨市場價格普漲,主要是由于農民手中優質玉米數量較少。另外,國家已下達第四批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數量為1000萬噸,地點為東北四省區,價格、等級等規定與前三批相同,這給市場帶來比較明顯的影響。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上周末吉林省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數量達到 1045萬噸,占前三批收購計劃的85%。目前東北地區農民手中的余糧大幅減少,售糧數量明顯下降,加之降雪天氣影響,上周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普遍將收購價格上調40—60元/噸。產區價格上漲傳導至港口,北方港口價格普遍比前一周上漲50—60元/噸,但南方地區需求恢復的速度不如預期,因此漲幅明顯小于產區,而且周內山東地區在滿足階段性需求后,已經開始小幅下調收購價格。 現貨市場后期的變量在于玉米需求。據筆者了解,飼料企業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現象,對需求的恢復并不樂觀;深加工方面,上周酒精價格繼續上漲,但市場需求一般,蛋白粉、DDGS行情整體穩定。筆者認為,需求要恢復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到4月份。所以,后期來自現貨市場的價格上漲均是倉儲成本推動,大幅上揚空間不大。現在我們最為關注的就是國儲玉米的處理情況,市場上流通玉米品質逐漸下降,好糧數量減少,后期劣質玉米價格必將沖擊市場。筆者認為,國儲玉米會在5月后進入拋售周期,屆時價格將完全掌控在國家手中,價格自然不會大落,但也不會大漲,因為這并不是國家的初衷。 玉米市場的盤整狀態可能已經結束,筆者預計,在今后3周左右的時間里,玉米期價將逐級回調,在1640、1600、1580處將獲得明顯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