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市場: 2009年第6周(2.16-2.22),本周前幾天,東北集賢友誼地區大豆價格一直穩定在3380-3400元/噸,在周五時黑龍江地區出現了40元/噸的下跌,跌至3340-3360元/噸。吉林和內蒙古地區分別穩定在3480和3340元/噸。 進口大豆方面,目前國內各港口大豆分銷價格在3400-3450元/噸左右,與上周相比除山東地區下跌了70元/噸外,其余地區均下跌了100-150元/噸。截至目前國內主要港口庫存約在378萬噸上下。 受油、粕價格下跌影響,黑龍江大豆加工收益進一步下降,油廠收購積極性受挫。油廠擔心進口大豆價格重新回落,降低了開工率并控制大豆庫存水平。政策性收儲對質量要求較高,收購進度并不很快。農民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寄希望于后期價格的上漲,不愿將庫存大豆銷售殆盡。購銷雙方對后期價格預期的差異使市場購銷活躍程度受到影響。 二、豆粕市場: 2009年第6周(2.16-2.22),本周,終端市場看空氣氛濃厚,盡管周期庫存水平在不斷下降,但整體入市采購積極性不高,沿海各地工廠開工數量不斷增加,在下游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豆粕現貨庫存壓力不斷體現。周內國際大豆市場上利多消息匱乏,且美國經濟再度出現惡化,拖累CBOT大豆期貨連續收跌。周初,國內各地區豆粕價格平均每日下跌40-100元/噸,周三由于前一日CBOT大豆期價大幅下跌,當天國內豆粕市場價格下跌達70-160元/噸,之后CBOT大豆期價再次小幅收跌,周四國內豆粕市場價格再次下調20-50元/噸,周五再次下跌30-100元/噸,部分地區企穩。截至周五,豆粕市場價格與上周相比整體大幅下跌,幅度在100-390元/噸之間。具體情況如下: 周五,黑龍江地區3000-3050元/噸,京津冀地區2950-3000元/噸,遼寧地區2900-2950元/噸,江浙地區2900-2950元/噸,山東地區2880-2950元/噸,河南地區2950-3020元/噸,廣西地區2950-3000元/噸,廣東地區2950-3000元/噸 三、市場分析 本周豆粕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僅在周五時部分地區有所企穩。分析認為影響豆粕價格走勢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元宵節之后,隨著豆粕現貨價格的持續下跌,市場看空氣氛濃厚,盡管大部分飼料企業前期豆粕庫存基本耗盡,但大多仍持觀望態度,這進一步加劇了豆粕市場的疲軟。 2受宏觀經濟指標繼續惡化影響,紐約市場原油期價大幅下跌。3月份合約報收于34.93美元/桶,跌幅達7%,從而進一步降低了進口大豆成本。 3阿根廷農業團體領導人宣布將要進行為期四天的罷工,這會進一步將大豆采購推向巴西和美國。受此影響,昨日CBOT大豆期價下跌幅度明顯減小,且7月份合約有小幅的上漲。 4東北地區國儲大豆收購進一步展開,但農民有一定惜售心理。 5當前各地動物疫病形勢比較嚴重,養殖形勢不樂觀,生豬及蛋雞存欄量較年前大幅下降,這是當前豆粕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 6南美地區天氣的改善,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會產生一定影響,并會對CBOT大豆期價都有一定打壓作用。 四后市分析 進入2月下旬國內沿海油廠將全面恢復開工,再加上前期合同執行基本進入尾聲階段,因而豆粕現貨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受到買漲不買跌心理的左右,飼料養殖企業觀望心態進一步增強,各地市場成交十分清淡,預計國內豆粕市場價格將繼續小幅震蕩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