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美國農業部(USDA)意外上調美國2008/2009年度大豆(資訊,行情)期末庫存,給漲勢正酣的國際大豆市場潑了一桶冷水,當天芝加哥商品價格所(CBOT)大豆期價重挫70美分,將2009年1月1日以來的所有漲幅全部吞沒。不過,利空數據并沒有導致大豆期價在隨后的交易日內出現連續下跌,南美干旱天氣引發的大豆減產憂慮依然為大豆期價形成了強勁的支撐。大豆期價在利空數據和利多天氣之間搖擺,形成欲跌還漲之勢。周一,USDA月度報告預計,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結轉庫存為2.25億蒲式耳,超出去年12月的預測值2000萬蒲式耳,較分析師的預測值高出了3900萬蒲式耳。數據公布的當天,CBOT大豆即期3月合約期價重挫70美分,報966美分/蒲式耳,而在2009年的前幾個交易日內,大豆期價還保持著良好的上漲走勢。 不過,USDA公布的利空報告并沒有導致大豆市場“空”氣彌漫,相反難以在近期內得到緩解的南美干旱天氣則為大豆市場帶來了支撐。截至昨日北京時間20點,3月合約期價已經反彈至987美分/蒲式耳。 據DTN氣象機構預測,未來一周,阿根廷中部產區維持干燥模式,高溫也將增加玉米(資訊,行情)授粉和大豆、葵花籽作物的生長壓力。周末期間,部分地區預計出現陣雨和雷暴,但雨量較少不足以明顯緩解旱情。從去年11月起,受拉尼娜氣候影響,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而南美大豆的主要播種時間也是從去年11月底展開的。進入2009年1月,南美大豆開花、結莢期將到來,這將是大豆的生長關鍵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非常大,持續的干旱天氣增加了市場對南美大豆產量減少的預期,從而為CBOT大豆期價提供了較強支撐。 其實,在大豆市場中,對南美天氣的炒作從去年12月初就開始了,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內,大豆期價已經由去年12月5日的低點反彈近30%。 “大豆市場炒作天氣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年幾乎都會發生。目前正值南美大豆生長的關鍵期,就算南美天氣狀況理想,投資者都會在大豆市場中建立‘天氣升水’,以方便在可能出現‘壞天氣’的時候獲利,更何況現在還有干旱天氣可供利用。”青馬投資總經理馬明超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不過,市場關于南美天氣的炒作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從節奏上看,天氣所主導的反彈階段距離結束時間不多了。” 對于今年的大豆市場而言,除了天氣這個不可測的因素外,利空的因素其實不少,USDA1月份的報告可以看作是第一個利空消息。市場人士預計,由于大豆相對于其他作物而言,有較為明顯的種植效益,因此當北半球開始展開農作物播種的時候,大豆可能會吸引更多的種植面積,這對大豆期價將形成一個較大的潛在利空。 周二,美國農場局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計將增加7%,至186754英畝,這些多出來的土地主要是從棉花(資訊,行情)和小麥(資訊,行情)等品種中爭奪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