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發的自然災害和社會經濟的起伏波動,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到湖北省水產業發展。面對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劇,湖北省水產局高度重視,在近日召開形勢分析會議,專題研究金融危機對全省水產業的影響,分析當前水產加工業、市場價格波動對漁民增收的形勢,評估產業所受影響及潛在風險,并研究了相應的防范對策。 金融危機雖然對湖北省水產業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當前全省水產業總體形勢是好的,水產品產量、水產加工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但同比仍有上升,漁民增收幅度有所下降。金融危機對水產業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水產品加工業的影響;二是價格波動對漁民增收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當前湖北水產加工業影響有限,但長期看潛在風險較大。從潛在風險分析有如下因素:一是國外消費不足,出口需求量下降。二是匯率下降,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壓縮。三是出口技術壁壘日益提高,不確定因素增加。如果上述因素疊加,勢必導致出口加工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出口受阻,出口企業將出現倒閉,勢必對以出口品種為主的“一魚一產業”,如魚回魚、小龍蝦、羅非魚等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盡管不利因素很多,但目前也形成了一些有利的條件,為水產加工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如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加工出口退稅率、外出沿海打工勞動力的回歸、水產品價格的回落等,客觀上為水產加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金融危機對水產市場價格影響逐步明顯,對全省漁民增收構成了重大的壓力。年初由于受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以及農產品市場價格整體走高,水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同比漲幅在30%以上。但自今年8月份開始受國際國內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水產品價格開始迅速回落,而且隨著四季度生產旺季的到來,供應量越來越充足,主要產品價格每月回調幅度平均在5%左右。而且今年漁業生產資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以及運輸成本等漲幅巨大,大大擠壓了水產養殖業的利潤空間,如魚飼料今年價格漲幅達30%以上、肥料和漁藥的價格漲幅達100%和150%,如果年底之前國際國內經濟繼續大幅下滑的話,消費市場的景氣度仍將持續走低,水產品的價格走勢將不容樂觀,漁民增收的預期將嚴重下降。 針對當前的水產加工潛在風險和市場波動影響,省水產局提出了促加工和保增收的對策措施。 在促加工方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加工企業爭取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二是開辟新興的國際市場。三是積極轉向開拓國內市場。四是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五是加強品牌建設。在保增收上,主要加強服務指導,拓寬增收路徑,減少危機的影響辦法是:加強對漁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提高漁民市場的“話語權”;及時收集并發布市場價格信息,為漁民提供產銷服務;積極落實水產品綠色通道政策,減少流通環節的阻礙,同時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湖北省主要漁區也能享受“村村通工程”政策。 此外,為應對金融危機對湖北水產業產生更大的影響,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議: 一是大力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強水產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建設,三是采取切實措施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