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元素是豬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和多種氧化酶的重要原料。如果豬體中缺乏這種原料,仔豬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癥狀仔豬缺鐵性貧血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在冬春季比其他季節發病更多。一般封閉式的飼養,1月齡以內(特別是2周-3周以內的)哺乳仔豬發病多見。病豬精神不振、離群、臥伏、食欲減退、營養不良、被毛逆立、體溫偏低,可視黏膜蒼白,光照耳殼呈灰白色,幾乎看不到明顯的血管,針刺也很少出血,呼吸、脈搏增數,稍加活動則喘息不止。有的仔豬外觀較胖,生長發育也近乎正常,只是在活動時會突然倒地死亡。針刺耳靜脈放血,血色淡而稀薄,且不易凝固。 預防措施首先,要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多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飼料,要特別補給鐵、銅、鋅等微量元素。其次要專門給仔豬補鐵,可在豬圈內放些添紅土或干燥的深層泥土的食盤,讓仔豬自由采食;也可注射鐵制劑,如對育種仔豬可于3日齡時注射右旋糖酐鐵或鐵鈷注射液,以預防缺鐵性疾病的發生。 治療方法仔豬發生缺鐵性貧血,可采用以下治療方法:口服補鐵劑治療:一般常用鐵制劑為硫酸亞鐵,另外還有焦磷酸鐵、乳酸鐵、還原鐵等。為促進鐵的吸收,常配伍硫酸銅一同服用。方法是:硫酸亞鐵2.5克、硫酸銅11克、水1公斤混合后,每公斤體重仔豬口服0.25毫升,每日口服1次,連服2周;也可用硫酸亞鐵100克、硫酸銅20克,研細后拌入5公斤細沙或紅土,撒入豬圈讓仔豬自由采食。 注射鐵制劑:常用的鐵制劑有右旋糖酐鐵、鐵鈷注射液、復方卡鐵注射液和山梨醇注射液等。在通常情況下,一般用右旋糖酐鐵或鐵鈷注射液2毫升進行深部肌肉注射,1次即愈。必要時1周后再進行半量肌注1次即可。 注意事項為使補鐵獲得良好效果,需注意以下幾點:補鐵用量要適宜,鐵元素用量不足達不到補鐵的目的,用量過大會抑制腸道內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鐵的過量吸收可沉積于體內某些器官,如心、肝、胰等,將會引起血色素沉淀。 補鐵期間應暫時減少或停喂某些飼料。如貝殼粉、骨粉、碳酸鈣等類的鈣質飼料,以及含鞣酸類的飼料。停喂高粱、麥麩之類的飼料,以免降低補鐵效果。 注意在補鐵期間不要與某些藥物同用。如含有鋁、鎂、鈣的制劑,如果遇鐵可在腸道內形成難以溶解的復合物或沉淀。如四環素類,遇鐵可形成綜合物;氯霉素可使鐵元素減效或失效;亞酸類藥會影響鐵的吸收;碘化鉀、碳酸鹽、鞣酸蛋白等遇鐵可發生沉淀物質;維生素E能使鐵失效。上述藥物在仔豬補鐵期間不要同時服用。 使用硫酸亞鐵時防仔豬中毒。使用硫酸亞鐵時開瓶后應立即使用,因其在空氣中不能久置,以防氧化成有毒的高價鐵,仔豬服后會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