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貯窖的建造 青貯窖要求不透氣、不滲水。目前畜牧業生產中,大多數采取簡單的臨時性土窖,也有的采用磚混結構的永久性青貯窖。具體建造技術如下: ①窖址選擇。最適合建窖的地方是地下水位低,地勢高燥,土質粘硬,排水良好,并要求離飼養場較近,取飼方便。 ②青貯窖的設計。長方形圓角雙閥門青貯窖,深2m,寬3m,長10m,容積為60m3;長方形圓角土窖。深1.5m,寬1.5m,長6m,容積為16m3。窖底及四周全部墊厚塑料膜,頂上蓋塑料膜,達到密封。 2.青貯飼料制作 ①青貯前的準備。青貯窖使用前一定要進行熏蒸消毒。青貯原料必須達到可以青貯的要求,如青貯玉米要到玉米穗達乳熟期,紅薯藤達粗壯期,含水量在70%左右。選擇晴天或陰天(不要在雨天進行青貯),將刈割回來的青飼料用切草機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窖底鋪好塑料薄膜,按原料的重量準備0.2%的食鹽,也可準備0.3%的尿素,但是加入尿素的青貯飼料只用于牛、羊等草食動物。并按5%的重量準備米糠。 ②裝填。窖內清潔消毒后,如果是土窖,在窖底和四周均鋪上較厚的塑料薄膜,以免土墻粘附原料,窖口也要鋪上厚塑料膜。裝填切好的原料時,要層層鋪平、踩實,大窖用牛踩實,小窖用人踩實,每裝填0.3~0.4m時,踩壓1次,踩實后撒0.2%的食鹽,如果原料水分太多,或原料缺乏糖分,可加入5%的米糠,如果原料太干,也可適當噴灑清潔水,使原料達到70%的水分含量,才易踩實壓緊。裝填的原料最后要高出窖墻約0.5m厚。 ③封窖。裝填完畢后要及時踩緊高出部分的原料,使其成中間高突的凸形,在上面蓋上一層較厚的塑料薄膜,再在上面加壓比較濕潤的沙土,沙土也要一層一層壓實,大窖頂部壓0.6m厚的土,小窖頂部壓0.4m厚的土。使窖頂呈屋脊形,窖的四周要開排水溝。窖封后5~7d(天),必須隨時注意檢查,發現青貯原料有下沉,開裂情況,要及時加蓋濕潤土,直到不再下沉為止。 3.開窖取飼的注意事項 青貯封窖后40d(天),就可以開窖取用,不受季節氣候限制,開窖取飼時應該注意:①如果是雙閘門水泥窖,應從雙閘門打開,挖開兩閘門中間所填的土,再挖開雙閘門頂上1m多遠的覆土,就可用手推車到閘門口挖取青貯料;如果是土窖,就要在窖頂上搭防雨棚,以免雨淋日曬青貯窖。②一般挖取青貯料是用四齒耙挖,1次挖取0.3~0.4m厚,青貯窖挖開后,要陸續取用,大約在1個月內喂完,這樣才不會影響質量和飼喂效果。如果中間停止使用,飼料接觸空氣過久,就會發生霉變,霉變了的青貯飼料不能飼喂畜禽,以免發生中毒。③如果青貯料過酸,可加適量小蘇打粉混勻,使酸度減低后,仍可飼喂家畜。當開始喂青貯飼料時,要有一個馴飼階段,開始少喂一點,后逐漸增加飼喂量,待其習慣后才能按照計劃量進行飼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