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籽粒、米糠、莖稈等。其中籽粒中主要養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纖維2-3%、淀粉65-70%。 1、蛋白質籽粒中一般含量9-11%,其中約有0.28%的賴氨酸,0.11%的蛋氨酸,0.18%的胱氨酸,0.10%的色氨酸,0.37%的精氨酸,0.24%的組氨酸,1.42%的亮氨酸,0.56%的異亮氨酸,0.48%的苯丙氨酸,0,30%的蘇氨酸,0.58%的纈氨酸。高梁子粒中亮氨酸和纈氨酸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精氨酸的含量又略低于玉米。其他各種氨基酸的含量與玉米大致相等。高粱糠中粗蛋白質含量達10%左右,在鮮高粱酒糟中為9.3%,在鮮高粱醋渣中是8.5%左右。高梁稈及高粱殼的蛋白質含量較少,分別為3.2%及2.2%左右。 高粱蛋白質略高于玉米,同樣品質不佳,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質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質的分子間交聯較多,而且蛋白質與淀粉間存在很強的結合鍵,致使酶難以進入分解。 2、脂肪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飽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點也略高些。亞油酸含量也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產品中粗脂肪含量較高。風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為9.5%左右,鮮高粱糠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別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較少僅為3.6%左右,高粱稈和高粱殼中含量也較少。 3、無氮浸出物無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類,是飼用高粱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的主要能量來源,飼用高粱中無氮浸出物的含量變化于17.4—71.2%之間。高粱稈和高粱殼中的粗纖維較多,其含量分別為23.8%和26.4%左右。淀粉含量與玉米相當,但高粱淀粉顆粒受蛋白質覆蓋程度高,故淀粉的消化率低于玉米,有效能值相當于玉米的90-95%。高粱稈和高粱殼營養價值雖不及精料,但來源較多,價格低廉、能降低飼養成本。 4、礦物質與維生素礦物質中鈣、磷含量與玉米相當,磷約40-70%為植酸磷。維生素中B1、B6含量與玉米相同,泛酸、煙酸、生物素含量多于玉米,但煙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據中央衛生研究院(1957)分析,每公斤高粱子粒中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4mg,核黃素(維生素B:)0.7mg,尼克酸6mg。成熟前的高粱綠葉中粗蛋白質的含量約13.5%,核黃素的含量也較豐富。高梁的子粒和莖葉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胡蘿素,尤其是作青飼或青貯用時含量較高。 5、丹寧(tannin)屬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也稱鞣酸或丹寧酸。丹寧具有強烈的苦澀味,影響適口性;丹寧能與蛋白質和消化酶結合,影響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利用率。給雛雞飼喂丹寧,引起關節腫脹,產生類似其他養分缺乏的脛骨短粗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