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近日就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王俊勛表示,這幾年畜牧業一直在朝著畜牧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不斷地努力,而且以市場和問題為導向,不斷地在推動。 一是區域結構在優化。強化了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積極穩妥推進畜禽養殖業向環境承載容量大的地區和糧食主產區轉移。 這幾年表現尤為突出的是養殖北進西移,蛋雞養殖東擴南下成為一種趨勢。水網地區、生豬存欄調減了2300萬頭,養殖密度、養殖強度都有所下降。南方長距離調用雞蛋的情況也在逐步改善。 2017年各省家禽出欄量增速 二是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持續推進畜禽標準化示范創建,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了58%,畜牧業實現了從分散養殖到規模養殖的歷史性轉變。 畜牧業朝著節水、節糧、節地的方向發展,種養結合,綠色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導向。從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情況看,盡管市場有起伏,但畜產品產能總體穩定。 三是產品結構得到優化,肉蛋奶的結構持續調整,奶業正在向著全面振興的方向逐步邁進,優質特色畜牧業快速發展。 豬肉占肉類比重下降到了62%,更加貼近市場的需求。同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全國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7.4%。 廣東家禽協會深入蛋雞龍頭企業 廣東省是國內雞蛋消費大省,是蛋價風向標,也是蛋雞規?;l展最快的地區。 近日,廣東家禽協會專家和企業家進京,對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峪口禽業),京系列蛋雞的生產流程和質量管理方法進行了深入了解。 市面上出自峪口禽業的蛋雞商品苗高達5億羽。在產蛋雞達10億羽即可達到供需平衡的中國,峪口禽業可謂是占領蛋雞產業的半壁江山。 在歷經了10年對商品蛋雞的養殖,10年國外品種養殖之路,10年自主知識產權之路,峪口禽業無論對雞苗、種源、產業鏈都有著深刻的理解。 廣東省家禽業協會名譽會長、知名育種專家鄒燕妮在參觀后表示,基因技術對蛋雞育種的作用非常大,也希望育種企業加強交流,為黃羽肉雞育種等提供新的參考思路。 (綜合:中國新聞網、智慧蛋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