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官網1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 通告表示,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于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232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則,不符合“安全例外”規定,實際上構成保障措施。該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實施,對我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制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對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清單 加征關稅對我國豬肉市場短期內難以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有利于下半年豬價止跌回升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認為,加征關稅對我國豬肉市場短期內難以產生實質性影響。因為我國豬肉進口三分之二來自歐盟,豬肉進口來源渠道較多,來自美國進口豬肉下降的數量或將有其他來源彌補。 2011年至2014年,美國是我國豬肉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但2015年以后被德國、西班牙等國超越。2017年,我國65.2%的進口豬肉來自歐盟,西班牙、德國是最主要的豬肉進口來源國。最近幾年,中美豬肉貿易在2億美元至4.5億美元之間。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預期會增長,關稅增加將導致自美國進口豬肉量趨降,從其他市場進口量則可能會相應增長。 增加關稅后,美國豬肉價格優勢將不明顯。豬肉和豬雜碎產品進口的下降有利于緩解國內豬肉的銷售壓力,有利于下半年豬價止跌回升,將幫助國內生豬養殖行業扭虧為盈。 關稅增加降低美國豬肉進口,對美國養豬業影響比較大 此番貿易摩擦對美國生豬養殖行業實質性影響比較大。由于消費習慣差異,豬雜碎產品在歐美國家缺少消費市場,而對中國的出口極大提升了美國生豬產品的附加值。2010年以來,我國豬雜碎產品年進口均在70萬噸以上。2016年,國內豬價大幅上漲,豬雜碎產品進口較2010年翻番,達到149萬噸。關稅增加將會顯著降低從美國進口豬雜碎產品的規模,歐盟豬雜碎產品對我國出口則可能因此增加。 對雙匯從美國進口豬肉業務有較大影響,內地豬肉類上市公司相對受到提振 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00288.HK)旗下全資公司Smithfield在美國肉制品市場份額第一,公司去年中報數據顯示,來自美國的營收占比高達6成。而從集團經營利潤貢獻來看,目前來自美國的業務幾乎占據一半。加征關稅后對萬洲國際在美國豬肉的進口業務將有較大影響。與此同時,內地豬肉類上市公司相對受到提振。 加征關稅如何計算?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的通知》,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對美國12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后,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關稅=關稅完稅價格×(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加征關稅稅率) 進口環節消費稅=進口環節消費稅計稅價格×進口環節消費稅稅率 進口環節消費稅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進口環節消費稅稅率) 進口環節增值稅=進口環節增值稅計稅價格×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進口環節增值稅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環節消費稅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