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必修課 | 均衡生產與全進全出技術的應用

    1387 原作者: 養豬職業經理人 來自: 施增斌
    簡介
    規模化豬場生產中,應用得最多的是早期斷奶(SEW)和全進全出(AI-AO)技術,對早期斷奶(SEW)可能大家比較好理解,相對于過去的35日齡斷奶...

    作者:施增斌
    養豬職業經理人,微信ID:YZZYJLR2016   


    導讀

      規模化豬場生產中,應用得最多的是早期斷奶(SEW)和全進全出(AI-AO)技術,對早期斷奶(SEW)可能大家比較好理解,相對于過去的35日齡斷奶,現在21-28日斷奶已經成為主流,但對于全進全出的理解上各個場可能還存在著偏差,這也是目前許多豬場自建成之日起從來沒有滿負荷運轉起來的最根本原因。

      筆者在為養殖公司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養豬規模超過10000頭的場仍然實現的是傳統的“季節性生產”,這樣的豬場一年十二個月內的產仔波峰與低谷特別明顯,產仔的波動幅度較大,也就是說雖然規模發展大了,但養殖理念還停留在小豬場生產的年代,所以筆者覺得有必要普及一下批次化生產與全進全出方面的知識。

    規模豬場如何計算出每周的配種數

    1.決定分娩欄利用周期的目標。這將包括在下一批豬進欄前的工作,即:裝豬,哺乳,清洗和放空的平均天數。對于每周斷奶一次,4周齡(24-28天)斷奶的豬場,那么平均分娩欄利用周期是35天(28天哺乳,提前3天裝豬,3-4天清洗和放空)。對不是每周斷奶一次的許多豬場,可以用過去的記錄計算平均分娩欄利用周期。

    2.每年365天被分娩欄利用周期除就等于每年每欄的分娩次數。然后,再乘上分娩欄總數就得出每年總的分娩次數。

    每年365天÷35天=每年每欄分娩10.43窩
    10.43×320架分娩欄=每年總分娩3,337窩

    3.每年總分娩窩數被52周除就得每周分娩窩數。例如:

    每年總分娩3,337窩÷52周=每周分娩64窩

    4.每周分娩窩數被分娩率除就等于每周目標配種數。

    每周分娩64窩÷89%分娩率=每周配種72頭母豬。

      因此嚴格意義上說,320張產欄的豬場每周配種必須在72頭上下,正負3頭;換算成按月計算的話,每月4.33周,每月必須配種312頭,才能保證產欄最大限度被利用,也即是通常所講的“滿負荷生產”。

    1.jpg

    基母存欄數取決于哪些因素

      豬群的分娩率直接影響每周配種的母豬數,因此,也就影響總的母豬存欄數。隨著秋冬季分娩率的提高,為了保持每周配種數的目標,母豬總存欄數將下降。相反,在夏季炎熱季節配種,應該考慮到分娩率下降因素,為了保持每周配種數的目標,母豬總存欄數將上升。

    2.jpg

    在給定89%的分娩率,總的母豬存欄數是:

    1.用豬群平均哺乳期時間,計算最佳可能的分娩間隔。例如:

    115天懷孕時間+28天哺乳天數+4天斷奶到發情間隔=147天理想分娩間隔

    2.計算每年每頭母豬產仔窩數:

    每年365天÷147天理想分娩間隔=理想的每年每頭母豬產仔2.48窩(LSY)

    3.計算豬群工作母豬的比例。365天減去非生產天數(NPD),然后,被365天除等于工作母豬的比例。

    全年365天-非生產天數40天(NPD)=每年生產天數325天

    325天÷全年365天=0.89,(即:89%的工作母豬)

    4.第二步和第三步的結果相乘就得每年每頭母豬的實際分娩窩數:

    理想的每年每頭母豬產仔2.47窩×89%的工作母豬=每年每頭母豬的實際分娩(LSY)2.2窩

    5.分娩欄數乘以每年分娩欄利用窩數就等于預測每年總的產仔窩數。

    320分娩欄×每年每欄分娩10.43窩=每年總的產仔3,337窩

    6.第5步被第4步除就等于所存欄母豬數

    每年總產仔窩數3,337÷每年每頭母豬的實際分娩(LSY)2.2窩=1,517頭存欄母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計算中,如果非生產天數(NPD)從40天增加到55天,每年達到同樣的3,337窩需要1,590頭存欄母豬。如果豬場的非生產天數(NPD)從40天增加到70天,每年達到同樣的產仔窩數就需要額外的151頭存欄母豬。因此,一個豬場總的母豬存欄數應該看作是個變量,它是用來保證產仔窩數的。規模豬場的非生產天數NPD越低,你的生產效率才會越高。

    3.jpg

    全進全出的優勢

    全進全出,即是將所有的豬一批一批圈養。對養豬人來講,全進全出概念起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白羽肉雞的養殖。因為肉雞的養殖周期短,所以每批雞只的飼養從雞苗進舍到最后出空,以及清空后的徹底清掃、沖洗、消毒都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才會有很高的成活率。

    2000年后移植到規模豬場管理上來,就是批次化生產、全進全出。

    這樣要求每批豬必須:

        1.被限養在同一幢或者單元的豬舍里,每個圈舍有自己獨立的地板和空氣通道,即每批豬之間的環境完全隔開;
        2.豬只有著相同的年齡,或處在生命周期的同一階段;
        3.離開或進入某一豬舍在同一時間。

    4.jpg

      在全進全出系統,每一分娩幢或者單元必須是處在生產周期同一階段的母豬和小豬。典型的管理方法是:在整個分娩和哺乳期,同一批分娩的母豬始終在同一幢分娩豬舍。下一批分娩的母豬始終在下一幢分娩舍。因此,同一分娩舍的所有胎次的仔豬,在同一年齡和同一時間斷奶,斷奶的所有仔豬作為一個批次一起移出分娩舍。在移進下一批母豬前,這幢或間分娩舍將被徹底清洗、消毒,然后晾干。需要多少分娩幢舍或單元,取決于在每間豬舍完成這個階段所需的時間。分娩幢舍設備配置的原則是滿足全進全出的需要。

    全進全出系統要滿足以下三個管理的要求:

      1.衛生達標:在不同批的母豬分娩前,分娩舍及設備要求徹底清洗消毒。干凈和無菌是分娩管理成功的關鍵。沒有被清空的豬舍是無法徹底清洗消毒的。只有每間豬舍放空和徹底清洗消毒,全進全出系統才有效。而傳統的連續式飼養系統是不可能這樣做的,否則將會干擾生產。

      2.環境穩定:全進全出系統使生產者容易給每批同齡的小豬提供穩定的環境。這一幢或間分娩舍的環境條件最適合新生仔豬,那么另一幢或間分娩舍的環境條件將適合大一些的哺乳仔豬。傳統的飼養系統,環境條件不可能滿足不同年齡小豬的需要。

      3.減少疾病傳播:全進全出系統使生產者避免了不同年齡的豬群混養在一起。當不同年齡的豬群分開飼養,豬群交叉感染和暴露給病菌的機會大為減少。主要的原因是不同豬群帶的病菌不同,全進全出系統將減少豬群暴露給病菌的機會。

      批次化生產和全進全出技術之所以能成為規模養豬的主流技術,正是因為它可以給豬場帶來阻斷疾病傳播、減少母豬繁殖過程中的不正常現象,同時也有利于節約勞動力,有利于組織規模化生產,有利于使母豬達到同樣的繁殖狀態、健康狀態、免疫狀態,提高豬只的整齊度和正品率,能給豬場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相信隨著規模養豬的進一步發展,這兩項技術必將得到發揚和光大。

    職業經理人.jpg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1: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城口县| 嘉黎县| 静乐县| 盐津县| 连城县| 固阳县| 翁牛特旗| 苍溪县| 罗甸县| 清远市| 彭泽县| 内黄县| 青田县| 阳曲县| 南涧| 鄂州市| 汾阳市| 县级市| 莒南县| 香格里拉县| 弥勒县| 三河市| 浏阳市| 太和县| 彰武县| 台山市| 桐梓县| 如东县| 石林| 西和县| 娄底市| 甘泉县| 潞城市| 桃园市| 永和县| 肇州县| 梅州市| 广东省| 玛纳斯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