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養殖戶憂心忡忡,國家對環保、排污問題抓的越來越嚴,要求在5年內實現全國規模化養殖場排糞治污達到無害化標準。現在的利潤又這么少,未來的出路是什么? 真正促成轉型的是“養殖補貼” 國家為鼓勵生態養殖、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不僅補貼多,額度也非常大。規模養殖能夠拿到畜牧良種補貼之外,還能夠拿到養殖規范化扶持資金。每個地方有不同的扶持政策。生豬規模養殖在500~999頭的養殖戶能夠拿到20萬補貼;養殖規模達到1000-1999頭的,能拿規模養殖補貼40萬;特種養殖規模越大,補貼越多。以1000頭為進制,每增加1000頭,補貼將在原來基礎上增加20萬。除此之外,養牛補貼額度調動:以300頭為基底,增加100頭補貼80萬元;以500頭為基底,每增加500只補貼130萬;1000頭以上補貼170萬元。 這些補貼小豬場拿不到 其實補貼本就不是為小養豬場準備的。補貼如果覆蓋到小型養豬場,可能環保問題沒解決,到時小規模的養豬場遍地都是,污染問題只會更加嚴重。所以,補貼針對的都是規模豬常。而且現在養豬人深惡痛絕的洋豬肉,小型養殖戶是無法與之抗衡的,生產效率不高,技術也不足,養豬成本自然低不下來。當然現在還有好多養殖戶根本不知道有補貼的存在,但這更多的是執行層面的問題。隨著社會透明度越來越高,這種現象也在逐漸減少。所以關于補貼,及時關注行業相關新聞就可以。作為非禁養區小型養殖戶,并不需要過多的考慮這些問題,生豬市場目前并不能完全靠規模化豬場來滿足,散養戶還占國內生豬存欄相當大比例,大家只需提高自身的養殖水平,把利潤搞上去才重要! 作者:佚名 來源:全球品牌畜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