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訓強(譯) 轉自:養豬職業經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三周批次分娩,并不是一個新的或前衛的概念。在英國其實它是個廣泛使用的成熟的理論,上個世紀50年代,隨著早期斷奶技術的推行和工業化的推動才促使家庭農場向周批次生產轉變。而三周批次生產在中歐一直有較大的市場。 什么是三周批次生產? 農場每三周為一批次。農場每三周斷奶一次。該系統基于母豬本能的生物習性,因為豬只流動可以分成每三周為一批次,母豬的斷奶、配種和產仔分別為三周中各其中一周。三周批次生產實施4周齡斷奶。
三周批生產農場布局 總結在表1中。 表1 建筑要求
后備母豬是關鍵 后備母豬何時補充影響到三周批生產,如果后備豬無法參與到三周批循環中,生產可能會出現問題,當然這對于所有批處理都是如此。重要的是豬場要建成一個足夠的后備母豬“蓄水池”,才能讓后備豬適時導入豬群。后備母豬在他們預計的交配日期之前7或10周,體重達到95-100公斤時引到場內,或者從場內三周批方式生產的后備群中引種。后備母豬通常在到場后5天左右開始列入配種計劃。下面的豬繁殖目標的流動模型,滿足了后備母豬在他們的第2,3或4的發情期完成配種。如果后備母豬同期發情有問題,可以使用一些化學藥品,如烯丙孕素(一種類孕激素樣物質)等,這需要與您的獸醫師討論。注意只有3組后備母豬,其中包括一個要隔離三周的組。(這里假設后備34周參與配種,那么24周引種進場) 表2 從周批次轉變成三周批生產事件順序
種母豬分布情況 與所有農場一樣,首先必須滿足配種目標。三周批次的優點是21或42天的(80%循環)正常循環。當種群數量低于目標或被淘汰時,不能按批次運轉時,不規則循環可以被重塑(可以用烯丙孕素使其同步發情)。 有5批懷孕母豬(其中可能有空懷母豬),但需要6組豬欄位以滿足運轉要求。 使用三周批次的豬群年更新率為40%,這可能優于每周批次,表明該系統對母豬不是很浪費。 假定所有母豬在周四斷奶,大部分母豬將在下周一/周二發情配種。因為配種每三周才發生一次,家庭成員可以更好地參與所有的配種,能優化生產結果。在每周生產中的節假日,配種工作執行可能會較差,自然分娩率會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