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是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關鍵少數”,是經濟建設的領頭人,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文 | 劉永好 看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這份文件,我感到非常興奮。我們盼這個文件20多年了,現在終于出臺了。在現在經濟面臨轉型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在十九大即將召開的前夕,黨中央國務院頒布這個文件,激勵了企業家,特別是提升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意義巨大。 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是一步一步放開的,對此我有深刻的體會。我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的一批創業者。我們兄弟幾個都是無線電發燒友,早在1979年就利用生產隊的倉庫,靠電瓶發電,組裝了第一臺自己的音箱。但當時的公社書記說我們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堅決不讓我們繼續干。 1982年,政策放寬了一些,我們幾個提出去農村做養殖。那時候還沒有企業和企業家的說法,我們被稱為農村專業戶。當時我們總共只湊了一千塊錢,于是去找銀行問能不能貸點款。銀行的人說,那是天大的笑話,“哪有私人到銀行貸款的?”不行,絕對不行,不可能有這回事。 到了1990年,我們已經有近千名員工了,資產上千萬,一年的銷售額也差不多上億了。那個時候又出現了一股姓社姓資的爭論,我們的經營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辦事情也處處受到限制,比如我們當時生產飼料的糧食需要指標,以前可以用鵪鶉蛋去換雞蛋票去買,但之后就有人說我們是在做投機倒把,不讓做了。雖然當時我們已經有一點規模了,但我們幾兄弟一商量,還是決定干脆把公司交給國家算了。我和我的三哥陳育新一起去找當時的縣委書記。我們對書記說:書記,我們也不想當資本家,我們只是想做點事。現在這個攤(當時還不叫企業)現在已經做起來了,是不是交給政府算了?我們把資產交給政府,政府聘我們來當管理者,行不行?書記當時沉思了半天,說他也不知道究竟該怎么辦。他叫我們低調,慢慢地干,悄悄地干。于是我們就回去,悄悄地、低調地堅持了下來。 又過了兩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發展才是硬道理”成為了共識,一大批九二派企業家走上創業之路,我們也獲得了新生。從1993年開始,我們進入了全國布局的階段,兼并收購了幾十家企業,這里面不僅有民企也有國企,而這些都是政策的放開所帶來的。 這一次中國經濟又一次面臨轉型,民營企業家,特別是老的民營企業家,普遍感覺到轉型的壓力非常大。這個壓力就在于以前的毛利很高,現在毛利低了,毛利低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成本上漲、環保壓力增大、產品過剩導致競爭壓力加大等等。而且,很多老的創業者現在都已經五六十歲了,在企業的傳承和交接上也是很有壓力的。當年二三十歲的時候,創業干勁大得很,如今老了,如果沒有人接班,那么他的干勁就不會很足。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家還存在著對未來信心不足的問題。盡管這些年企業家的形象和地位上升不少,但在產權保護、媒體報道、社會認同等方面,企業家面臨的不公正待遇還是很多。尤其是在今天社會上,有些人認為企業家就是大款,都是些穿金戴銀、花天酒地、揮霍無度的家伙。我承認確實有這樣的人,但多數的企業家還是腳踏實地在拼搏在創業的。 企業家是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關鍵少數”,是經濟建設的領頭人,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次的文件出臺的非常及時,它會激勵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能夠提升他們的信心,意義巨大。 據我所知,中央為此其實已經醞釀一年多了。2016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速有所下降,中央發現了這個問題,隨后派人到各個地方做了很多調研。在四川,我也參與了一些有中央領導、中央督察組和權威人士參與的座談。在這些座談上,我也談到了現在民營企業家面臨的轉型的困難、壓力和信心不足的問題,希望國家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方面對于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等等。大概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有關部門,把這次文件的一份初稿寄給了我,當時我看了之后就感覺非常高興,很振奮。我也在小范圍內組織了一些討論,正式給相關部門回函,提出了我們對這個事情的認同、肯定和興奮,同時也提出了我們的一些建議。在全國兩會期間,我又提出了相關的建議,還參與了好幾次這樣的座談。25日,我看到這個文件正式公布以后,特別振奮,這是對企業家群體的肯定和信任。 這次文件不僅明確了以前的一些觀點,還提出了要提升社會對企業家的認同感,并再次強調了“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此外,這次文件也談到了,要適當表彰我們先進的企業家。實際上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我的建議就非常明確地提出要表彰優秀的企業家。同時,在今天的全國工商聯座談會,我也提出了幾條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每兩年召開一次由黨中央國務院主持的全國企業發展大會,來評選、表彰一些愛國、敬業、守法,在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作出巨大貢獻的優秀企業家。這些年來,國家每兩年都會表彰一次先進的科技工作者,使得尊重科學、尊重技術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風氣。企業家群體也很大,真正的優秀企業家是指那些有創新發展也有擔當的人,他們不僅有經濟貢獻,也承擔著社會責任。通過表彰他們,能夠樹立一個榜樣,激勵一大批企業家和創業者,讓他們意識到,認認真真去做企業,去闖去拼去干去做貢獻,是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的。 此外,我還在這次座談會上呼吁由全國工商聯、統戰部牽頭,趁這個文件的東風,在全國掀起一個爭創優秀企業家的活動。我們企業家要爭創優秀企業家,自身要規范,不僅要創新拼搏,敢于擔當,引領整個經濟的轉型升級,還要處理好政商之間的關系,多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提升企業家群體在社會公眾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本文由劉永好口述,《中國企業家》記者胡坤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