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源性拉稀原因 1、奶水中母源抗體不足,新生仔豬得不到母源抗體保護,在出生第二天即出現拉稀。母源抗體不能經胎盤傳遞給仔豬,仔豬必須從初乳中獲得,初生仔豬腸道可直接吸收初乳中的抗體。若初乳攝入量不足,無法獲得免疫活細胞和母源抗體,仔豬就容易發生腹瀉。 2、奶水不足、仔豬吃不飽、抵抗力下降、感染疾病,導致拉稀 原因 ① 母豬飼喂過度,肥胖,乳房脂肪顆粒變性。 ② 懷孕后期營養不足或加料過早造成乳腺發育不良。 ③ 母豬腸胃疾病或寄生蟲對飼料消化利用率差。 ④ 產后炎癥。 3、哺乳母豬采食量低導致脂溶性腹瀉 哺乳期采食量低,奶水不能滿足仔豬生長需要,母豬動用自身脂肪導致母豬乳汁脂肪含量過高,特別是長鏈脂肪酸含量過高,仔豬不能完全消化,出現油狀稀便。需要對母豬產前減少飼喂,在112天開始減少飼喂直到產后第二天。但一定供給充足的飲水以減少乳汁中的脂肪含量。 4、奶水中的炎性因子會導致仔豬的非病原性拉希 當轉產房、缺水、炎熱、分娩等各種因素應激時,體內的生理穩態受到沖擊導致母豬體內產生炎性產物進入到乳汁中使奶水中出現炎性因子,仔豬吸入后導致炎性產物中毒造成拉稀。 三、防控對策 1) 調整膘情飼料均衡,尤其是70-90天母豬乳房發育期,防止母豬乳房發育不良,對于初產母豬尤其重要。 2) 營造相對舒適的環境溫度、濕度適中、空氣新鮮、光照明亮。增強母豬體質。 3) 上產床后盡量降低母豬應激,在分娩前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降低母豬的分娩應激,合理使用縮宮素,減少分娩疼痛應激,補液減少體力消耗。 4) 在產前一個月使用免疫增強劑和輕瀉劑消除母豬的免疫抑制和便秘,排除母豬體內毒素和提高奶水中母源抗體含量,產后提高母豬采食量促進泌乳,減少乳汁中的炎性因子。 作者:劉明潮 來源:誼發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