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豬場,確保保育階段的仔豬健康至關重要,關鍵是我們在保育階段重點應該抓哪些工作?是不是一味地要靠“藥物”來做保健?從今天起,分三期和大家談談保育方面的問題。 一、正確認識 斷奶后下痢: 小豬離開母乳和分娩舍的舒適環境,然后再給它提供干料和新的環境,這個過程是困難和應激的轉換過程。不良的管理會使小豬更容易應激,結果將減少生長和造成下痢。 在斷奶時,豬的小腸發生一些變化,而造成下痢的原因是: 1)小腸壁的細胞必須發育成熟才能分泌消化酶來消化植物性營養。但在斷奶時,這些細胞還未完全發育。 2)小腸壁的細胞將連續性地被替代。如果大量的植物性蛋白暴露在小腸,就會擾亂這個替代過程。不成熟的新細胞有很低的能力去吸收這些營養。如果小豬在斷奶前,就已采食了很多教槽飼料,就會好一些。 3)一旦病菌侵入小腸,病菌和小腸細胞結合而分泌毒素。這些毒素刺激小腸細胞,而造成細胞分泌大量液體進入小腸。 4)小腸將不吸收這些營養物和這些液體,然后流入大腸。大腸不可能吸收所有這些液體,然后造成下痢。病菌同糞便一起排出。其它豬再食入病菌。 5)對豬的腸消化系統的危害是失去體液和電解質。這將造成豬脫水,體重減輕和失去食欲。這些豬常常很少喝水,使脫水更嚴重。 6)由于不良的管理造成的應激促使大腸桿菌和其它病菌更容易繁殖和擴散。重要的應激因子包括:寒冷,擁擠和不正確的日糧。 二、怎樣預防斷奶仔豬下痢: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做好管理工作。管理的要點: 1)在分娩舍,小豬7日齡時,就開始提供新鮮和容易消化的教槽飼料。保證小豬可以喝到新鮮和干凈的水。 2)分娩舍和保育舍一樣執行全進全出制度。分娩舍和保育舍用有孔地板。每批豬之間要徹底清洗消毒豬舍。 3)任何季節應給斷奶小豬提供舒適的室溫(高于27度)。室溫不能有大的波動。 4)減少應激: a)減少轉運豬的次數;b)不要擁擠;c)提供適當的飼喂空問和飲水器高度。 5)如果用低奶粉飼料,在斷奶后的第l天(24小時)應限食。否則使用容易消化的高乳制品飼料。 6)如果下痢重復出現,在飲水中加電解質和抗生素。如果是混合制品,確定藥品是對豬敏感的。 7)考慮晚一些斷奶,讓小豬的消化系統發育完全。 8)請教你的獸醫總監,注射已有的一些疫苗。 三、治療下痢 在治療下痢時要注意以下的原則: 1)請教獸醫師,制定治療下痢的詳細計劃。 2)通過水槽或飲水系統,給有病豬的圈欄,加含電解質的水。 3)按照獸醫師的叮囑,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控制病菌的繁殖。 4)如果有25%以上的豬都在下痢,應該提高室溫。 四、保育舍飲水加藥: 由于病豬一般都不采食,所以飼喂藥物并不可靠。但是,在飲水中加藥物對那些不采食而飲水的豬就比較有效。靠單獨的供水系統的給單個保育舍提供藥物。這樣將減少成本,同時可以給有病豬的保育舍提供藥物。 最準確的藥物飲水法是將一定量的藥物和水放在水桶里,這個桶應帶有攪拌器。藥物和水經攪拌后抽送到所需的保育舍。攪拌是很重要的,因為大部分藥物都是會沉淀的。 自動飲水加藥器可購買到。不用蓄水桶,飲水加藥器可將定量的水溶性藥物注射到水管里。這種系統的準確度和可靠性都是有問題的。如果選用這種系統應小心。應常常檢查其準確性: 1)在飲水加藥器前安裝水表; 2)計算抽送到保育舍的藥物濃度。計算方法是總藥物用量除以總的水量。 五、健康記錄: 生長速度,采食量,飼料報酬是豬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如果生產不能達到指標,應考慮所有潛在的因素,包括:營養,管理,環境和疾病。 因此,有完善的記錄是重要的。記錄包括:采食量,室溫和疾病的發生,嚴重程度,以及死亡率。完善的健康記錄應包括以下信息。 1)豬死亡日期,數量,死時重量,死亡原因。 2)所有的治療措施,包括:日期,治療豬的數量,圈號,藥物和治療結果。 3)所有接受特殊照料的小豬號,年齡,體重,日期,和照料方法。 保育舍的生產目標是死亡率低于1%。雖然,許多豬場保育舍的死亡率是2%一3%,這個指標是不能接受的,必須查出原因來。 解剖和實驗室檢查可得到有用的疾病控制的資料和信息。在取樣前,向獸醫請教適當的方法去采樣,運輸樣本,實驗室收樣,和所需初步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