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國研智庫論壇·2017中國資本峰會”在北京舉行,論壇發布了《中國智庫專輯·2017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溫氏股份以綜合得分88.40分位居榜首。該報告由中國發展出版社聯合中聯控股集團、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專家組成的課題組,長期跟蹤研究296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43家金融上市公司在2016年的業績表現并進行評價,最終遴選出中國資本市場“2016年度中聯上市公司價值百強榜”。 名列百強榜前十名的公司分別是:溫氏股份、長江電力、長城汽車、金地集團、深物業A、中國平安、美的集團、索菲亞、濱江集團和萬業企業。 中聯上市公司評價體系有五個特點:一是突出股東回報,二是關注公司成長,三是體現資產質量,四是反映債務風險,五是重視市場表現。溫氏股份在這五大方面皆有上佳表現。 “官、產、學、研”領域代表對話互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教育部原副部長、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魯昕等在論壇上致辭并做主旨演講。REITs課題組組長、匯力基金理事長孟曉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等專家,分別圍繞“引擎與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融合產業升級與資本創新”發表主題演講。來自全國“官、產、學、研”領域的多名代表參會互動。 當天論壇上,來自知名企業、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的嘉賓,針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產業與科技創新、金融創新高效融合、構建經濟發展新引擎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與互動,溫氏股份董事會秘書梅錦方參加對話交流。 “評價報告公正、權威。溫氏股份作為全國知名的民營企業,此次位居百強榜榜首,我們倍感榮幸。”溫氏股份董事會秘書梅錦方介紹說,溫氏股份是以畜禽養殖為主、跨地區發展的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以緊密型“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為核心的溫氏模式,歷經34年發展,公司黃羽肉雞規模全球第一、商品肉豬規模全球第二。溫氏股份作為全產業鏈的安全食品提供商,下轄乳業、農牧設備、金融投資、動物保健、海洋漁業、生鮮營銷等十大業務體系,240多家子公司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016年,溫氏股份營收594億元,盈利超過117億元。 60家民營企業上榜百強 旨在探尋中國經濟與企業發展之路的“中國資本峰會”已成功舉辦16屆,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和中聯百強榜單也已連續發布16年。中聯上市公司評價體系借鑒了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頒布的有關企業績效評價辦法,結合中國上市公司的特點,從財務效益、資產質量、償債風險、發展能力及市場表現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整個評價體系包括基本指標和修正指標兩個層次,共23項評價指標。該評價體系有五個主要特點:一是突出股東回報,二是關注公司成長,三是體現資產質量,四是反映債務風險,五是重視市場表現。 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課題組副組長孫慶紅從多方面對中聯百強榜進行解讀。從評價數據看,2016年度中聯百強整體表現優異,平均綜合得分為74.8分,比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得分61.4分高出13.4分,高出平均水平21.8%,這表明中聯百強作為上市公司的“頭部力量”,引領了盈利能力好、資產質量優、償債風險小、發展能力強、市場表現好的風向標,支撐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評價指標方面,中聯百強凈資產收益率為19.4%、總資產報酬率為11.1%,分別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近3倍和2.1倍,盈利能力很強。在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獲利倍數、收入增長率、市場投資回報率等指標方面,中聯百強也都表現較好。 從行業分布看,供給側結構改革成效顯現,今年中聯百強分布于10個行業,其中制造業坐擁60個席位,同比增加9個席位,繼續擴大領先優勢;農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由0家猛增至4家,其中溫氏股份位居今年中聯百強榜首;煤炭鋼鐵去產能初見成效,電力、煤氣及水生產上榜企業同比減少7家。從所有制性質分布看,今年有60家民營企業入駐中聯百強,同比增加4家,這是民營企業繼2015年后再次在數量上超越國企成為中聯百強主導者。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siFPOa63mMIXhVkJF6TeA 來源: 溫氏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