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豬病防治 查看內容

    減少哺乳仔豬死亡,這些你不能不讀!

    簡介
    哺乳仔豬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擾養豬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約化養豬場生產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集約化養豬場的經濟效益。

    1495848463261129.jpg

      
    哺乳仔豬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擾養豬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約化養豬場生產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集約化養豬場的經濟效益。由于哺乳期仔豬自身生理條件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常導致哺乳仔豬大量死亡,給養殖生產帶來嚴重損失。據報道,目前我國國內條件較差的農村農戶分散飼養的母豬,其哺乳仔豬死亡率比較高,可達40%左右,中小規模豬場仔豬死亡率為20%-25%左右。因此,分析哺乳仔豬死亡的原因,采取應對措施是降低風險,提高效益的必要工作。

    一、死亡的原因


      一是飼養管理方面


      (一)凍死。初生仔豬調節體溫的生理機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溫條件差的豬場常因寒冷而被凍死。


      (二)壓死、踩死。母豬母性較差,或產后患病,環境不安靜,導致母豬脾氣暴躁,加上弱小仔豬不能及時躲開而被母豬壓死或踩死。有時豬舍環境溫度低,墊草太厚,仔豬躲在草堆里,或是仔豬在母豬腿下、腹下躺臥,也容易被母豬壓死或踩死。


      (三)餓死。母豬母性差,產后少奶或無奶且通過催奶措施效果不佳,乳頭有損傷,產后食欲不振,所產仔豬數大于母豬有效乳頭數且寄養不成功時,仔豬均可因饑餓而死亡。


      (四)咬死。仔豬在某些應激條件(擁擠、空氣質量不佳、光線過強、飼糧中缺乏某些營養物質)下會出現咬尾或咬耳惡癖,咬傷后發生細菌感染,嚴重的會死亡;某些母性差(有惡癖)、產前嚴重營養不良、產后口渴煩躁的母豬有咬吃仔豬的現象;仔豬在寄養時,有的保姆豬會將寄養仔豬咬傷或咬死。


      二是母豬方面


      1、母乳不足。發生母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母豬營養不良、母豬年齡偏大、母豬患乳房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由于母豬病理或生理機理下降、營養攝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產后少乳或缺乳,仔豬饑餓而死,或因營養不良導致體質下降,最終發生衰竭或感染疾病死亡。


      2、弱胎。發生弱胎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母豬體質差、母豬年齡偏大、窩產仔數過多、飼料營養不全或發霉變質等。弱胎仔豬出生后,往往爭搶不到乳汁,加上活動能力弱、抗病力差,弱胎仔豬基本上因饑餓而死亡。


      1、腹瀉病。據統計,由腹瀉引起乳豬死亡的比例高達26.1%,尤其是仔豬黃白痢、傳染性胃腸炎、生理性腹瀉等。由于哺乳期仔豬胃的發育不完全、消化機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消化不良,表現為生理性腹瀉,也容易受致病性大腸桿菌的侵害而發生仔豬黃白痢,在寒冷季節則易感染傳染性胃腸炎。


      2、從母體傳染給仔豬的病。如細小病毒,偽狂犬,藍耳病,布氏桿菌等。


    二、防治的措施


      加強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采取前低后高的飼養方式,母豬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內降低營養水平,妊娠后期(臨產前1個月)再適當提高營養水平,增加飼喂量,并可添喂油脂,還應保證常量、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供給,從而提高仔豬的初生重。同時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對于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最好在配種前結合當地的實際發病情況作好乙腦,細小病毒,豬瘟,偽狂犬,胃腸炎,萎縮性鼻炎的預防工作。

      加強對乳豬的護理和管理


      1、及早搶救假死仔豬。方法:先清除仔豬口鼻部黏液,擦凈身體,然后將其四肢朝上,一手托住其肩部,另一手托著其臀部,反復屈伸,直到仔豬叫出聲為止。也可采用在假死仔豬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急救。


      2、做好防凍保溫工作。提高哺乳仔豬的育成率,保溫是關鍵。仔豬生長的較適宜溫度:1~7日齡34℃~28℃,8~30日齡 28℃~25℃,31~60日齡25℃~23℃。宜采取的保溫措施:在保證產房舍溫在20℃左右的基礎上,應在產欄內設置仔豬保溫箱,箱內吊250瓦的紅外線燈,燈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內鋪電熱板。


      3、防壓。提高飼養員素質,完善崗位責任制,在母豬產前1周到產后1周,要求晝夜值班護理;在分娩舍內設置護仔欄,以保護仔豬和限制母豬活動。


      4、讓初生仔豬吃足初乳。初生仔豬不具備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吃初乳獲得免疫力。因此仔豬出生后應盡早吃到初乳,獲得免疫力。


      5、固定奶頭。在仔豬生后2天內,應人工固定奶頭,可避免以強欺弱,保證全窩仔豬正常生長發育。


      6、選擇性寄養。在母豬產仔過多或無力哺育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豬時,應將這些仔豬寄養給其他母豬哺育。在實踐中,最好將多余仔豬寄養給遲1~2天分娩的母豬。


      7、補鐵。大量實踐證明,在仔豬生后2~3天,給每頭仔豬肌注補鐵100~150毫克,不但可預防缺鐵性貧血,而且平均每窩斷奶育活仔豬數可增加0.5~1頭,60日齡體重可提高1~2公斤;在缺硒地區,還應同時注射0.1%的亞硒酸鈉與維生素E合劑,每頭1毫升,10日齡每頭再注射1毫升。


      8、補料。補料可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增強體質。仔豬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補料,即在補料槽里放上顆粒料等,讓仔豬自由采食,為使仔豬盡快吃料,開始幾天將仔豬趕到補料槽旁邊,上、下午各1次,效果較好。


      9、矯正母豬咬仔的不良行為。給母豬帶上防護口罩,人工強制哺乳;在母豬產前、產后給予充足的溫鹽水;接產人員要及時清除母豬排出的胎衣;保證母豬妊娠后期營養充足;淘汰有咬仔惡癖的母豬等。


      10、注意飲水和環境的消毒工作。


      11、剪犬齒與斷尾。


      乳豬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體內能量儲備有限;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能不完善;同時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利用養分能力強。并且斷奶重量基本上決定今后一生的生長,所以必須加大對乳豬飼養管理的力度,把影響其生長,生病的因素降到最低!

    來源:養豬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精彩專題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畜牧人, 畜牧人論壇,論壇熱點,三個標準...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是反芻動物重要的飼料來源。本主題主要介紹青貯飼料的基本知識、制作技術、質量評定方法與飼喂注意...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質控制和水質管理是水產養殖過程中極重要的環節,水質的季節管理,水質調節方法等。...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亂的一個綜合癥狀,往往不是指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單獨一種疾病...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2: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酒泉市| 丰镇市| 南漳县| 虞城县| 涡阳县| 卫辉市| 河间市| 太和县| 新绛县| 浑源县| 新竹市| 靖远县| 西安市| 桃园县| 开鲁县| 凉城县| 丰顺县| 定西市| 绥滨县| 郯城县| 富民县| 历史| 紫云| 鹤庆县| 介休市| 射阳县| 广南县| 峡江县| 于田县| 黄龙县| 罗源县| 察隅县| 岳阳县| 肥城市| 平利县| 崇文区| 舞钢市| 敦化市| 建湖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