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26到廠價提高到1.47元/斤了,到貨量仍然偏少,估計在新麥上市前,要想獲得足夠的生產原料,到廠價還需要不斷上調?!焙幽鲜″ш柺袑S妹娣凵a商張慧軍告訴記者,原料價格的強勁上漲大大增加了制粉企業的生產成本,部分制粉企業已經難以承受成本的持續增長。 據記者了解,在往年的這個時間段,雖然國內麥市進入了傳統的“青黃不接”階段,市場價格往往表現較強,但像今年這樣期現貨價格同步出現持續時間長、漲幅較大的現象還是不常見的。 供應方面,由于去年麥收期間國內大部分小麥主產區出現了陰雨天氣,造成小麥產量和質量雙雙大幅下降,國內主要的優質強筋小麥產區河南、河北等地產量下降嚴重,導致市場新增供應量出現了較大降幅。 需求方面,近年來有關機構加大了對小麥制品的質量檢查,以往提高面粉筋度等主要依靠添加化工品等做法得到遏制,小麥下游加工企業只能增加原料中優質強筋小麥的配比,這使得優質強筋小麥市場的傳統需求快速增長。 更值得市場關注的是,由于去年大部分普通小麥質量過低,制粉企業等即使生產普通面粉,也不得不大量增加優質強筋小麥的原料配比,加上一些食品企業等在使用其他淀粉做原料時,為了增加產品的口感和提高產品質量,也大量增加優質強筋小麥,最終令優質強筋小麥的傳統需求與非傳統需求雙雙增加。 河北省衡水市小麥貿易商郝平祿介紹,由于強麥期價和優質強筋小麥現貨報價上漲態勢明顯,持續時間長,大量收購與囤積優質強筋小麥的貿易商獲得了豐厚利潤,如河南省一家專門經銷優質強筋小麥的企業,利用鄭州強麥期市進行期現套保操作,每噸最高獲利700多元。 “不過,從今年新麥生產形勢、最低小麥收購價政策調整趨勢,以及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擴大較多等市場情況分析,強麥期價和優質強筋小麥現貨報價再度上漲的基礎已經不是十分牢固。”郝平祿說,當前國內新麥生長良好,新麥特別是優質強筋小麥預期豐收的概率較大。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顯示,在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的基礎上,有關機構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雖然市場預期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不會變,但未來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要繼續完善的大趨勢是難以改變的,完善的方向將是最低收購價水平要合理確定,要能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要增加價格調節的彈性。 來源:期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