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名最高獎獲獎人、279個項目、5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授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共42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進步獎17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0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49項。此外,還有5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其中,畜牧獸醫領域斬獲9項大獎。與豬業相關的有5項。 分別是: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院士主持的“豬日糧功能性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涌教授等主持的“良種牛羊高效克隆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華中農業大學袁宗輝教授等主持的“動物源食品中主要獸藥殘留物高效檢測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等主持的“我國重大豬病防控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才學鵬研究員等主持的“針對新傳入我國口蹄疫流行毒株的高效疫苗的研制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東北農業大學單安山教授等主持的“功能性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農業大學張勤教授(中)等主持的“中國荷斯坦牛基因組選擇分子育種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昝林森教授等主持的“秦川牛種質資源挖掘、保護與高效利用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文杰研究員等主持的“節糧優質抗病黃羽肉雞新品種培育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附件:獲獎者與獲獎項目 ![]() ![]() ![]() 來源:豬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