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豬價格高位運行 在養豬行業中,2016年被稱為“金豬年”。目前豬價高位運行已在全國蔓延,冬至過后,南方地區臘肉與火腿制作再次迎來一個高峰,本以為需求量的增加會帶動豬價的上漲,可誰知,豬價不漲反出現微跌。分析人士指出,業內預期在豬價上漲、飼料成本上行和散養戶減少的態勢下,養豬行業將逆轉步入景氣周期,專家估計,2017年豬價不會出現大的浮動,整體較為平穩。但如果養殖戶大肆擴建,盲目補欄就不好說了。 《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布 4月18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十三五”我國生豬生產發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務。《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豬生產保持穩定略增,豬肉保持基本自給,規模比重穩步提高,規模場(戶)成為生豬養殖主體,生豬出欄率、母豬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產與環境協調發展。 飼料企業轉型養豬 年初,新希望宣布公司將從飼料銷售為主的商業模式轉型為以商品豬銷售盈利的商業模式。未來3~5年內,投資88億元.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等方式發展1000萬頭生豬,并通過“技術托管和技術服務”形式覆蓋2000萬頭生豬。國內養殖領先企業唐人神推出生豬產業“3510”發展規劃,擬投資90億元,力爭實現3年后年出欄生豬100萬頭,10年后達到年出欄生豬600萬頭的目標。年中,正邦集團宣布發展1000萬頭生豬.未來的2~5年內計劃投資60億元.新增600萬頭生豬產能。此外,大北農、天邦、金新農、海大集團、正大集團等飼料企業也都在繼續加大對養殖端的投入,打通產業鏈,實現一體化經營。 溫氏集團異軍突起 今年,業績全線飄紅農林牧漁板塊中,溫氏股份成為一個不錯的經濟樣本。從1983年由七戶農民集資8000元起步,到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跨地區發展的現代農牧企業集團。這個以養豬、養雞為主業的養殖業企業,其飄紅的業績從側面反映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 恒大退出糧油、乳制品行業 9月,恒大集團突然宣布,全面放棄已經投入巨資的糧油、乳制品及礦泉水等業務,專心回歸房地產業。農產品投資目前還存在周期長、收益慢的問題,可能是恒大退出的主要原因。 做大草產業、做強草食畜牧業 7月,農業部正式印發了《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成為指導“十三五”期間草食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草食畜牧業發展要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抓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飼草料生產基礎、質量安全監管等五大重點任務。 農業部印發《全國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11月,農業部發出關于印發《全國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飼料產量穩中有增,質量穩定向好,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安全高效環保產品快速推廣,飼料企業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推廣糧改飼構建新型種養關系 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務院印發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廣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發展農區畜牧業。“十三五”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優化種養結構、構建新型種養關系的戰略機遇期。 我國實施“生態草牧業試驗區”建設 7月,中國科學院與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合作在呼倫貝爾墾區建設“生態草牧業試驗區”,其核心理念是在牧區利用不足10%水熱條件適宜的土地,建立集約化人工草地,把優質飼草產量提高10-15倍,從根本上解決草畜矛盾,同時對其他90%以上的天然草地進行保護、恢復和適度利用,以提升生態屏障和旅游功能。試驗區計劃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草牧業試驗區示范樣本。 我國首個奶業質量報告發布 8月,《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報告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國內奶業生產和乳品質量安全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現代奶業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介紹,目前國產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中國乳業發展正當時。 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