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推進“三保”: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 2016年全國肉類總產量預計8480萬噸,減產147萬噸,約1.7%;豬肉產量5270萬噸(大約是12年前的產量),與2015年相比減少214萬噸,與2014年相比減少518萬噸; 養殖業總體今年沒有虧損,前11個月一頭豬平均賺四百多塊; 一、2016年畜牧業的“優” 1、畜禽養殖結構變優:豬肉降,禽肉增 豬肉產量占肉類總量的比重下降,今年是62.1%,是歷史最低水平,2015年是63.4%; 今年禽肉產量是肉類中唯一增長的,增長88萬噸,占比約22.5%。 2、區域布局變優 2016年全國禁養區要減少3600萬頭生豬,約占全國的8%,其中南方水網地區減少約1600萬頭生豬,呈現南豬北移的趨勢,東北三省加內蒙的養殖量如果完全實現,則全國會新增1億頭生豬。 3、生態環境優化:草原覆蓋率今年達50.6% 4、質量安全水平優 現在各種畜產品質量是歷史最好時期,畜產品及飼料的抽檢合格率都在99%以上,瘦肉精抽檢合格率99.9%,生鮮乳中違禁物品抽檢合格率100%。不合格的也集中在標簽等方面,并不是產品質量方面的問題。 5、經營主體變優 肉蛋奶規模養殖的比重達到56%,對于飼料企業,全國年產50萬噸的飼料企業有48家,其產量占全國飼料總產量的57.1%;年產100萬噸的飼料企業有32家,產量占比是51%。 二、2016年畜牧業的“憂” 1、環保風暴對養殖業的影響 2、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的沖擊 (1)2016年我國豬肉進口第一次突破100萬噸,全年預計150萬噸,相當于全國豬肉產量的1/40,大約2000萬頭豬。 (2)奶制品的進口超過我國總量的1/3. (3)苜蓿草和羊草的進口:進口一半,生產一半 三、畜牧業以后工作的方向 1、轉變“三觀” (1)把畜禽糞便當做資源的認識觀 (2)重養殖輕環保到養殖環保齊發展的生產發展觀 (3)從重堵輕疏導疏堵結合的工作指導觀 2、提高“三率”,增強競爭力 (1)勞動生產率 (2)資源轉化率 (3)畜禽生產率 3、融合三產,提高綜合效益 (1)創新融合機制 (2)創新業態: A.可以增加旅游、休閑和觀光等項目 B.加強畜牧業專業化服務 C.互聯網+ (3)創新手段:利用期貨、保險等金融手段對沖市場風險 四、2017年政策支持的重點 1、推進減量提質 (1)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 (2)嚴格飼料企業監管,減少飼料企業數量 (3)減少奶站的數量 2、推進綠色發展 (1)糞污資源化利用 (2)草原保護建設 3、推進糧改飼 4、推進奶業振興 5、精準管理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