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會場 生物飼料產業發展是“十三五”推動飼料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也是生物飼料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機遇期”。如何牢牢抓住產業發展機遇,就要更新發展理念,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形成創新的體制架構,發揮科技引領型的先發優勢。我國生物飼料目前還屬于起步階段,尚未進入產業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產業發展急需從政策上和技術上進行頂層設計。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2016年9月5-7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恰逢”十三五“開局之年,是畜牧飼料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本屆大會的勝利召開對生物飼料未來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9月6日會場 此次由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農業部飼料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聚合了國際、國內、業內、業外最優秀的專家資源,為所有參會者提供了生物飼料成長的新范式。大會共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份,628人參加了本屆的盛會。并針對產業發展的大環境,圍繞超過40個生物飼料領域熱點進行了深度研討,并根據不同類型企業關心的議題,進行全方位的、分層次的有效交流。 9月7日會場一 9月7日會場二 本屆科技盛會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達到了規模大、效率高、成果豐富,社會反響強烈的預期效果。從整個大會各個元素的數字分析及現場盛況、會后嘉賓反饋的情況來看,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在北京同時進行著國際國內十幾場大會的“會議季”,作為生物飼料領域專業性比較強的科技會議,生物飼料科技大會的獨有價值不僅沒有降低,而是在不斷拉升,他已經成為引領和推動生物飼料產業發展的很重要的公眾平臺。作為主辦方也在本屆大會中收獲了以下五大成果: 成果一:40多個生物飼料領域熱點研討,揭示未來五年生物飼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今年的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前瞻、聚焦、務實,無論是演講嘉賓、參與企業還是聽眾,都是圍繞生物飼料發展的熱點和痛點進行全方位深入研討,涉及政策、趨勢、標準、監測、新技術、新項目等多個方面,折射生物飼料開發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成果二:行業官產學研各界領軍人物探討生物飼料標準制定,已經站到了用技術支撐和服務產業的制高點,對生物飼料產業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由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發起的,生物飼料技術專家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5日下午在友誼賓館召開。由李德發院士、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等官產學研界30多位代表出席了會議。并針對如何完善各種標準、術語和分類、標簽標識,如何推動生物飼料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提高產業效率,切實推進生物飼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的構建方面進行了深入務實的探討。并特別強調了技術標準和科研開發的協調統一。行業官產學研各界領軍人物探討生物飼料標準制定,已經站到了用技術支撐和服務產業的制高點,對生物飼料產業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成果三:生物飼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創立,促進了生物飼料產業發展秩序、標準和規則的建立。 9月5日聯盟年會 在本屆生物飼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年會上,就有關生物飼料相關標準的制定、各專業聯盟間的協同合作、以及三個專業聯盟如何在不同領域共同推動生物飼料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提高產業效率,切實推進生物飼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的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中國生物飼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下設飼用抗生素替代品、生態循環養殖、發酵飼料三個專業聯盟。專業聯盟間的協同發展,會促進生物飼料產業發展秩序、標準和規則的建立。 9月5日成立發酵飼料專業聯盟 成果四:強化學術理論指導,開啟知識經濟引領新模式。 本屆科技大會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理論研究成果豐碩,凸顯了理論研究的指導性。 大會共為參會者特別呈現了四本研究著作: 1、《生物飼料百項技術和產品匯編》系全國首創生物飼料最新實用技術; 2、《生物飼料標準匯編》首次匯編我國生物飼料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解決生物飼料“無標”之痛,中國生物飼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處收集匯總了我國生物飼料部分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規范生物飼料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未來建標指明了方向。 3、《中國生物飼料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生物飼料是全球畜牧飼料領域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熱點,是生產綠色、有機等高端畜產品的重要手段。對開發我國飼料資源、保障飼料安全和畜產品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都顯示了極大前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4、《飼料添加劑與應用新技術》 由蔡輝益、王曉紅主編的《飼料添加劑研究與應用新技術(精)》一書,旨在向廣大讀者提供不僅限于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甚至是在探索研究之中的飼料添加劑的新知識、新技術,以期應用者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知曉目前最新的知識、技術與成果,實現合理、有效、科學地使用飼料添加劑。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本次大會會刊都有很強的主題性和思想性。會刊分別從“開啟未來、點燃未來、驅動未來”三個主題對產業進行了很好的闡釋,充分展現了唯有新思想、新理念才能引領未來。 成果五:“農業智聯網”啟動儀式對創新體制架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9月6日“農業智聯網”啟動儀式 如何釋放科技人才的能動性需要有創新的體制架構。農業智聯網是以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農科院技術轉移中心為依托,專注于畜牧及農業領域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和專家人才智庫,以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成果為抓手,以智力服務為核心,精準挖掘企業和產業急需的共性技術,實現專家團隊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將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人才的能動性有效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實現機制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農業智聯網”啟動對創新體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總之,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作為專業領域的科技大會,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在提升大會思想性和獨特價值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讓參會者能夠開拓視野,洞見未來,并能很好的分享產業發展成果,為中國生物飼料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