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管理層在中秋期間發生巨變:原蒙牛乳業總裁孫伊萍辭職,職務由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任;于旭波、柳丁、廖建文三名董事離開董事會,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則出現在戰略及發展委員會名單中。 9月20日下午,蒙牛乳業回應記者,新任總裁盧敏放的任命獲得中糧、達能、阿拉等戰略股東一致同意。孫伊萍則是因個人職業發展需要而辭任蒙牛執行董事及總裁。對于該問題,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蒙牛董事長馬建平直言,蒙牛換帥與該公司近些年的業績表現欠佳不無關聯。 據券商的會議紀要,在蒙牛乳業19日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蒙牛乳業董事會主席馬建平表示,突然變更管理層,是因中糧對于蒙牛在孫伊萍掌舵期間與同行差距拉大不滿意。 根據會議紀要,馬建平表示,孫伊萍到蒙牛后改善質量管理,深化國際合作,并購擴張,為蒙牛做出巨大貢獻,代表董事會表示感謝。不過,蒙牛在發展中也存在問題:“2011年時與同行不相上下,到2016年中期無論在市值、收入、利潤等方面都與對手有較大差距,從中糧看是不滿意的。現在從蒙牛發展來看,調整管理層也是必需的。” 實際上,此前就有接近蒙牛人士稱,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糧,對于蒙牛近些年的表現并不十分滿意,而這也是孫伊萍辭職的原因。蒙牛2016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272.572億元,相較于2015年上半年的255.64億元增長6.6%。其中,不含雅士利,集團收入增長7%至261.047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下降19.5%至10.773億元。與伊利32.11億元的凈利潤相比,蒙牛被甩得有點遠。而回望過去幾年,2007-2010年蒙牛曾連續四年超過伊利,然而從2012年開始勢頭扭轉,蒙牛被伊利反超且差距越來越大。 蒙牛選擇換帥來應對業績增長上的不如意,這也為新任總裁盧敏放帶來了無形的壓力。有機構認為,新任總裁或能給蒙牛帶來新的生機。德銀表示,盧敏放加入或有助加強達能與蒙牛的合作,長遠或會為蒙牛帶來機會。大摩報告認為,盧敏放與達能密切的關系及他擁有的跨國合作體驗,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蒙牛與達能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嬰幼兒配方業務及酸奶合營企業方面。 不過,也有機構觀點保守。大和資本認為,盧敏放就職中糧集團的時間相對較短,而且其他董事辭職導致該集團在蒙牛董事會的席位減少,預計新管理層將給長期策略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董事長雷永軍認為,蒙牛乳業在創業初期,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根基不穩。蒙牛在孫伊萍時代,從追求速度轉為追求質量,蒙牛的根基逐漸扎實。 現在,蒙牛乳業即將進入盧敏放時代。蒙牛乳業對記者表示,盧敏放具有豐富的快消品和乳業公司管理經驗,在多家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和國內上市公司長期擔任高層管理職務,兼具國際管理視野和國內實戰經驗。2015年1月,盧敏放加盟蒙牛乳業控股的雅士利,主要負責嬰兒配方奶粉業務,“這使他對蒙牛公司策略和業務有了很好的了解”。 公開資料顯示,在加入蒙牛之前,盧敏放在強生(中國)、美國通用電氣、達能集團及多美滋均任職過。雷永軍告訴記者,盧敏放在國際化企業的管理經驗為其加分,是中糧、達能、雅士利、蒙牛都能認可的總裁人選。 對于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成為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會員,蒙牛乳業(02319.HK)告訴記者,邀請牛根生入會,是為了“充分整合各方的力量,確保蒙牛制定出更好的發展戰略”,稱其“非常了解蒙牛的發展,對行業也非常的熟悉”。 牛根生于1999年離開伊利,一手創立蒙牛,并將蒙牛打造成了中國乳業知名品牌。蒙牛被中糧收購后,牛根生于2011年6月宣布辭去蒙牛乳業董事會主席一職,并將自己持有蒙牛的所有股份全部捐出。此后,他甚少在公開場合提及蒙牛。 業內普遍認為,蒙牛管理層調整之后,會進一步推進國際化和奶粉業務。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稱,盧敏放在嬰幼兒奶粉方面有極強的業務能力,也有在中國市場打造品牌的成功經驗,預計其將推動蒙牛奶粉業務的恢復。因盧敏放在達能的管理經歷,興業證券認為,蒙牛未來或會在奶粉業務上與達能合作。 對于未來是否著力于奶粉業務,蒙牛方面并未回應。蒙牛告訴記者,在中糧和戰略股東達能、Arla Foods支持下,蒙牛將全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進一步強化渠道和營銷體系。 來源:和訊網-蒙牛管理層巨變 創始人牛根生接棒復出;北京商報-蒙牛回應換帥原由:業績表現欠佳 中糧不滿意 來源: 和訊網、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