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首屆中國農牧行業互聯網大會的報道 9月9日-10日,轟動整個農牧界的首屆中國農牧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不論是聽課嘉賓,還是上臺演講的大咖,甚至連大會的支持與贊助單位們都贊不絕口,紛紛表示不虛此行。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次盛會呢?中國首屆農牧互聯網大會由畜牧大集網、農信互聯、北京農業互聯網聯盟聯合主辦,得到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農村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中關村大數據產業技術戰略聯盟特別支持,還有北京嘉農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湖北高生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湖南豬場動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麥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全國畜牧總站原站長、中國畜牧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希榮,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副秘書長劉瑞,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北京市農委農村處處長馬金旺,大北農集團董事長、總裁邵根伙、偉嘉集團董事長廖峰等嘉賓出席了本次大會。 契合時代需要 從冷眼旁觀到小心嘗試,從單兵突進到全面發力,從企業行為到國家戰略,農牧行業已經走入移動互聯時代。農牧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重新定位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重塑優勢,走向線上都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電商之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和傳播將走向何方,如何釋放線下資源的互聯網能量…… 中國首屆農牧互聯網大會的召開為眾多企業提供了一次找風口、換頭腦、對資源、防風險的機會。來自全國各地農牧相關企業、互聯網領域代表等500余人,求知若渴的想在此尋求解答,事實證明這次他們都不虛此行。 本次大會的召開是對國家“互聯網+”決策部署的積極響應和重要實踐,是對農牧行業互聯網化的一次創新探索,是加快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農牧行業、農村領域推廣應用的積極嘗試,對推動農牧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在“互聯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盆景轉化為風景的道路上,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在一天半的時間里,行業內外各路大咖共開展了16場演講和2場主題沙龍對話。 最懂互聯網的“農牧行業大咖”都在這里 ![]() 農信互聯總裁薛素文 農信互聯總裁薛素文分享了農信互聯三年來在推進農牧互聯網的經驗、想法以及取得成果。 實時數據顯示,上線半年,生豬線上交易額突破已140億。1-8月,企聯網注冊用戶67707家,企業數量3716家,員工數量39794個,通過平臺的銷售額223億,采購額123億,收款額880億,付款額914億。 薛素文認為,公司與產業的界限正被摧毀,未來的商業組織不再是公司+雇員,而是平臺+個人。農信互聯希望做三個平臺,一個是農信云,既大數據平臺;第二個是電商平臺,既農業交易的平臺;第三個是農信金融,既金融平臺。這三個平臺環環相扣,融合成農業互聯網生態圈。 ![]() 偉嘉集團副總裁王忠賢 偉嘉集團副總裁王忠賢在《蛋雞+互聯網 打造蛋雞產業生態圈》中闡述蛋雞產業變革。偉嘉集團目前正著力打造一個消費者+產業互聯網平臺+專業制造公司=未來產業形態。旗下互聯網產業平臺---嘉農在線,目前已服務和影響著全國約1.5億只蛋雞,提高產蛋率2%, 降低死淘率1%,每只蛋雞增收1.2元。其中蛋雞管家下載安裝總量30349,注冊總量6826。![]() 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健 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健以輕松幽默的語言講述畜禽產品的互聯網路徑。傳統營銷套路是先有產品再找客戶,而壹號食品的“套路”是先社區,后商務。通過微信群,企業公眾號,找到意見領袖,形成社區吸粉模式。通過“吃學院”把弱關系變成強關系。讓意見領袖能夠成為創業者,最后加入到整個平臺當中來。![]() 雛鷹農牧集團副總裁吳易得 雛鷹農牧集團副總裁、“金牌董秘”吳易得從雛鷹如何從一頭豬做到市值200億說起,講述對他“產業+金融”的探索和思考。在吳易得看來,資本化的路子并不適合每一個農牧企業的發展。農牧產業具有高風險、強周期、低收益的特點,與金融融合發展的“藥方子”是銀行理財、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涉農保險、金融服務平臺。 ![]() 瑞普電商總經理郝尚韜 瑞普電商總經理郝尚韜介紹,我國注冊獸醫100萬人,有價值的不過10萬,但存在經驗或新知不足的問題。“中國養殖寶---動物領域春雨醫生”搭建一個鏈接養殖戶、專家、機構、廠商的互聯網平臺,為解決行業疫病困擾提供幫助。![]() 豬e網市場總監姚建聰 豬e網市場總監姚建聰在演講中介紹了豬易服務的養豬行業目標市場、市場機會、供應端和客戶端的痛點、豬易的聚焦、豬易在預混合飼料和獸藥、添加劑領域電商的探索。豬易要在2016年底,飼料產品線完成品牌縱深和區域化布局,獸藥產品線完成品牌和品類布局,打造更多的“傳奇”! ![]() 豬倌巴巴頭條號運營者潘灝 90后網紅、豬倌巴巴頭條號運營者潘灝在農牧互聯網大會上教在座60、70、80后玩轉畜牧業自媒體。他將新媒體分為兩個時代,1.0時代的微博、微信以粉絲積累傳播為主,先發優勢非常重要。在2.0時代,在今日頭條等平臺上,推薦主要是依靠內容優質,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持續提供優質內容,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大V。 最懂農牧的“互聯網行業大咖”也在這里 ![]() 阿里巴巴農村事業部農資商家部總經理王延哲 阿里巴巴農村事業部農資商家部總經理王延哲在《阿里大生態助理"互聯網+農牧"產業變革》的專題報告中詳述了農村淘寶計劃。針對農村消費的不對等,阿里巴巴特別投入100億,重金打造五張能落地的網:一是天網,希望政府介入,加強引導。第二張是“地網”,打造菜鳥物流,以打通農村的“最后一公里”。第三張是金融網。網農貸定向支付,和賒銷說拜拜。第四張是人才網,“店小二、合伙人”組成了農村淘寶的人才。最后一張網是數據網。利用云計算,整合阿里巴巴集團的數據和商家,反哺政府和農戶。 ![]() 和君咨詢副總裁王豐 和君咨詢副總裁王豐從目前的農牧互聯網發展形勢和現狀,展望了農牧產業的未來。他指出,互聯網的未來有四個必然: 分享(經濟、技術、人才等),互動 (屏幕時代),流動(數據連接、流動、分享能產生價值),認知(人工智能會成為一種服務)。未來的農牧龍頭企業會是農業互聯網巨頭(升級版的農業產業鏈)。 ![]() 易寶首席技術官陳斌 易寶首席技術官陳斌指出2015年P2P問題平臺大量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征信問題。他認為,P2P平臺業務和傳統的信貸在信用本質方面沒有區別。雖然移動互聯網技術為P2P拓寬了時間和空間,提高了借貸的效率。但是借貸業務都是以信用評估作為風險控制的基礎。征信體系是現代金融的基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完善個人征信體系刻不容緩。 ![]() 本來生活網副總裁劉有才 本來生活網副總裁劉有才以他的實踐經驗,講述互聯網時代農牧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建設。他提出“食物即媒介”概念,食品安全——媒體關注焦點; 美食——人們休閑時間交流最頻繁的話題;食物——最理想的情感表達媒介; 食物的選擇——是一種態度和價值觀。 ![]() 良品鋪子戰略副總裁趙剛 良品鋪子戰略副總裁趙剛在《未來零售業的互聯網+》中介紹良品鋪子銷售額每年60%增長速度,4年時間線上從1200萬做到16億背后的秘訣:只做C,不做B,“無社交,無電商”。 多個農牧行業研究報告全國首發 ![]() 今日頭條副總編徐一龍 今日頭條副總編徐一龍在《畜牧行業大數據報告》中發表一系列關于養殖相關文章閱讀數對比、全年的閱讀趨勢、年齡閱讀占比、閱讀時間分布等數據。大數據顯示,養豬資訊關注度最高的關鍵詞TOP10是:母豬、仔豬、飼料、豬舍、出欄、種豬、豬病、價格、存欄量、豬糧比。畜牧大集網等頭條號名列養豬資訊最有影響力的頭條號中。 ![]() 畜牧大集網總編胡文輝 畜牧大集網總編胡文輝為大家帶來《中國農牧行業網絡輿情報告》,報告梳理2016上半年中國農牧行業主要輿情事件和話題,對上半年重大農牧輿情傳播趨勢、特征,輿情現狀和發展態勢,輿情社會環境及其影響,進行深入闡釋和研究分析。輿情突然發生,到了今天移動互聯時代,如果沒有及時應對,很可能造成“眾口鑠金”,企業必須要重視起來,積極應對才能化險為夷。 ![]() 農信互聯研究院院長于瑩 農信互聯研究院院長于瑩發布的《中國豬產業,“互聯網+”發展的研究報告》,展示出產業大數據對提升農牧行業效率的重要意義。農信互聯旗下豬聯網、企聯網、豬交所等每時每刻產生的龐大數據,在專業分析人員的手中變成了“數字黃金”。![]() 中國農戶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馬驥 中國農戶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馬驥在《2016上半年雞蛋消費報告》中,站在蛋雞全產業鏈的角度上,介紹了雞蛋的消費特點、消費意愿與行為的不一致性及成因及我國蛋品行業發展的方向。報告指出,消費者對品牌雞蛋認知度持續上升,但是對品牌的轉移率比較高,說明品牌雞蛋的消費仍然屬于一個體驗型的階段。另外,以前消費者買個雞蛋就是買雞蛋,現在則會去和豬肉、牛肉作對比。這預示,“只要這個大籃子里面有一個問題出現,絕對會影響一類產品的消費者的決策。” 主題元素十足 大咖們坐在一起,探討“當傳統農牧大佬遇上互聯網金融”及“農牧行業互聯網過程中存在的那些坑”。 ![]() ![]() 在大咖們的熱烈討論中,與會嘉賓對中國農牧行業“互聯網+”也基本形成了共識。 在今天,移動互聯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消費者的線上化成為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一切都要互聯網化。如果不能夠很好的互聯網化,可能就要慢慢的被邊緣化。如果說互聯網化的企業是一個“盆景”,只有閉環的產業生態圈才能把“盆景”變“風景”。“風景”雖美,但平臺并不是人人都能搭建,必須要有一個既懂產業又懂互聯網的強大的團隊,缺一不可。 主持人、中融資本總裁滑建強在大會結尾時說道“山阻石攔大江畢竟東流去,雪壓霜欺梅花依舊向陽開”,創新,融合,落地,農牧產業互聯網開花結果正在進行中。 ![]()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