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業豬糞污染怎么治?江西樟樹市義成鎮分門別類,因場施策,打出治污“組合拳”,依靠群眾力量推動污染治理和產業轉型,目前已拆除豬場233個,清理豬糞26.3噸,使群眾滿意度和生態環境大為好轉。 義成鎮派出14個工作組,逐戶上門調查走訪,將全鎮252家養殖戶的6.97萬平方米豬場信息,公榜于所在村組人員密集處,請村民核實和監督。豬場拆不拆,由群眾說了算。各村召開村民大會,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決定村組內的豬場去留。 主動拆除或完善排污設備合格的養殖戶,鎮政府在補貼發放到位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獎勵。目前,全鎮拆除豬場233個,面積達5.26萬平方米,保留5個環評達標的養豬場。該鎮整合退養豬場資源,新建農產品烘干機廠2個、食品加工廠3個。 這次治理共清理豬糞26.3噸。很多村莊不再糞水橫流、臭氣熏天,村民們歡喜不已。為遏制外地豬糞運入轄區,義成鎮在4個主要路口設立了全天候關卡,查處運糞車11輛,堵截豬糞43.6噸。 退養戶怎么辦?該鎮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搜集企業用工信息、發展生態林農業、開設商鋪等舉措,實現退養戶生產生活的平穩過渡。目前,退養人員有31人成為保潔員、養路工、放水員;有56人在葡萄、荷花、蜜橘、中草藥、苗木、高產油茶等領域創業,注冊個體工商戶9戶,申請創業貸款193.8萬元。 “通過參加技能培訓班,我們兩口子在附近企業從事農產品質檢,一個月收入近6000元,不比以前養豬效益差。”烏塘村45歲的曹禮松曾經是村里起步較晚的養豬戶,前不久和93名退養人員一起被推薦到當地企業務工。 “我與晏金平合伙流轉了40畝水田種荷花,有了農技專家和‘種藕明星’的結對幫扶,明年夏天就能見效益。”那港村養豬能手孫曉春對這次轉型充滿信心。 來源:江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