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華夏時報》記者獲悉,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肉食向港交所申請主板上市。這家在兩年前還連續虧損,直到2015年才扭虧為盈的公司已經迫不及待要在資本市場上大干一番了。隨著其規模日漸壯大,對競爭對手們來說是一項威脅,對中糧集團來說則是一個喜訊,甚至有望助其實現更快整體上市的計劃。 截至2015年底,中糧肉食的生豬年產能為230萬頭,今年其希望把數字提高到350萬頭,到2020年底增長到550萬頭。2014年4月,中糧肉食也引入了4個戰略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包括私人股本集團KKR、霸菱亞洲投資基金、厚樸投資和博裕資本,KKR、霸菱、厚樸和博裕持有中糧肉食的股份分別為20%、9%、8.2%和7.8%,其中KKR一家投入了約7.53億元。上市資料顯示,2015年中糧肉食的收入約為50.56億元,而前一年約為37.46億元。該公司也扭虧為盈,從前一年虧損高達4.11億元,到去年凈賺1.51億元。在生豬養殖方面,按照2015年育肥豬產量計,中糧肉食在中國生豬養殖市場排名第四。據了解,2013年至2014年,公司在生豬養殖方面的收益在不斷上升,2015年的收益約為7.56億元,同比增加近84%。 業內人士分析,中糧集團有米、面、油產品,也有糖、巧克力和茶葉,還有葡萄酒、可樂,都是餐飲企業所需要的產品,這些渠道原來與中糧就有合作的基礎,中糧肉食的豬肉與禽肉進入餐飲企業,可以省下相當一部分市場開發的費用;而且中糧可以向餐飲企業提供一攬子的包括肉食的食材解決方案,比單純提供某一產品的企業,擁有更大的轉圜空間和討價還價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