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儲糧總公司獲悉,按照國家政策規定,2015年度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期限截至2016年4月30日結束,在政策執行期內,中儲糧在東北四省區累計完成2015年度玉米臨時收儲超過1億噸,同比增加50%,再創歷史新高。目前驗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總的看,2015年度玉米臨儲收購總體平穩有序,保障了種糧農民利益。 據了解,受到玉米生產持續增加、進口替代、加工企業需求不旺等因素影響,近兩年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態勢加劇,臨儲價格繼續成為“天花板”價格,多元主體入市收購不積極,國家臨儲收購繼續成為主渠道,由此帶來2015年度玉米臨儲收購量增加較多。 在倉容不足、農民售糧積極性高和庫存量持續攀升、監管壓力巨大的復雜形勢下,中儲糧總公司作為國家委托的臨儲收購政策執行主體,按照國家確定的中儲糧、地方糧食行政部門、農發行三家“共同定點、共同組織好入庫、共同對收購糧食數量質量和庫存管理等負責、共同落實好收購政策”的“四個共同”機制,全力做好政策性糧食收購各項工作,并多次召開視頻會、現場會,對玉米臨儲收購進行及時調度和指導。中儲糧全面推廣建設新型具有防火功能的千噸囤,高效完成300萬噸跨省移庫計劃,加大建倉修倉力度,并會同地方政府積極挖掘倉容潛力,有效防止了“賣糧難”問題的出現。在收購量最大黑龍江和吉林,黑龍江分公司所轄區共啟動收購庫點987個,收購臨儲玉米4697萬噸,促進農民賣糧增收190多億元;吉林分公司先后分五批次在全省45個縣市確定1135個臨儲玉米收儲點,做到了“一鄉一庫”,盡最大努力滿足農民售糧需要。 在收購過程中,中儲糧有關分公司及直屬企業按照“四個共同”要求,會同有關方面加強收購過程監管,加大巡查和檢查力度,確保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中儲糧總公司在2015年度秋糧收購過程中,在4000多個庫點安裝政策性收購“一卡通”系統,按照糧食收購業務流程,實現從收購入庫登記、驗質、檢斤、入倉、結算、資金支付全過程在同一個信息平臺上規范運行,實現全流程可管控、全環節可追溯。通過一卡通系統,農民在委托點售糧,資金由中儲糧直屬庫直接通過網銀支付結算,將糧款直接轉到售糧人賬戶,徹底杜絕“打白條”問題。借助信息化手段,這種公開、透明、高效、安全的方式,得到了售糧農民的一致好評。這一系統也將在今年夏糧收購中全面推廣應用。 摘自: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