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歷了新老董事長的接替以及發布完“十三五”規劃目標的中糧集團,日前其業績卻意外地被提前曝光,有媒體報道顯示,2015年中糧營業收入4054.4億元,凈利潤為13.2億元,二者與上一年相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按照中糧官方說法,中糧業績報告只會出現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并且要在6月份才會公布。而還未整體上市的中糧集團,讓這份流出的長達上百頁的集團年度報告單顯得越加神秘。 業績蹊蹺曝光 多年以來,雖然旗下上市公司都會如期公布財報數據,但中糧集團層面的詳細業績數據一直并不為外界所知。在經歷了新老董事長的接替后,日前有媒體曝光了中糧集團2015年一系列業績數據,引發了業內關注。 據相關媒體披露的中糧集團2015年業績顯示,中糧營業收入4054.4億元,與上一年的2573.4億元相比,大增約58%。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也拿到了一份名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度報告”的文件。這是一份涵蓋了中糧集團整體業績在內的,長達100多頁的長篇報告,并且在部分頁還加蓋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字樣的章。 蹊蹺的是,目前,中糧集團在還未整體上市的情況下,沒有義務向外界公布詳細財報,在過去的多年時間里也從未公布過如此詳細的年度報告。 對此,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集團業績還沒有公布,要以社會責任報告為準,預計在6月份公布。其中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會涵蓋營收、納稅和利潤。但對于這份市場上流傳的中糧集團年度報告,該負責人則依然表示要等社會責任報告出臺。 除此之外,本報記者還向該“年度報告”上標識的中糧集團的審計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咨詢,但對方以簽訂了保密協議為由而拒絕評論。 模糊的態度,讓這份年度報告也顯得撲朔迷離。如果數據屬實,那么按照2015財年的數字計算,中糧繼續延續2014年世界第三名的成績,超越邦吉(Bunge)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僅次于嘉吉(Cargill)和ADM,一舉跨入頂級跨國糧商的陣營。 此前,中糧集團官方曾表示,在資產布局、管理系統、團隊建設、資本運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收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全產業鏈已經延伸至國際重要糧食主產區,在世界糧食公司中,資產排名全球第二,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三,成為一家能夠與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等傳統跨國巨頭抗衡、具有國際領導地位的大糧商。 原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今年初離任前還富有深情地寫道:“如果有期望的話,真想看到中糧是全產業鏈的、遍布全球的、有競爭力的國際化大糧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