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公司(大北農)公布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098億元,同比下降12.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億元,同比下降10.69%。每股收益0.26元,略微低于我們此前0.27元的預測。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系下游養殖行業生豬存欄量持續減少,對飼料的需求也相應減少。 互聯網業務找到了新的切入點,提升業務盈利能力。公司目前圍繞生豬養殖已建立了以智農通(APP)/智農網(網站)為核心,涵蓋豬管網(即時服務,包括養豬學院、豬場ERP、查豬價、豬病檢測診治)、智農商城(農資及生豬電商平臺)、農信網(農村金融服務)三大模塊的服務平臺體系,極大提升了養殖戶養殖效率與質量。為進一步提升業務變現能力,公司于2015年10月推出生豬交易平臺(豬交易),并于2015年年底開始組建地推團隊,抽調大北農銷售人員300多人在全國設立了18個豬交易地推事業部,負責豬交易平臺的線下推廣和維護,手把手對養殖戶進行操作講解。目前,豬交易平臺主要市場為河南省和重慶市,春節前30天交易額達到5.6億元,23日成交1萬4千多頭,交易額為2900萬元左右。 效仿“滴滴打車”模式,盈利兌現預期強。豬交易平臺目前不對買賣雙方收取交易費用,未來等買賣雙方對豬交易平臺形成路徑依賴之后,公司將效仿“滴滴打車”到“滴滴出行”的演變模式:在產品種類上,類似于滴滴出行將快車、出租車等不同種打車產品一并囊括的做法,按照生豬產業鏈各個環節產品推出子豬、母豬、凍精等的競價平臺;服務費用上,逐步對買賣雙方收取交易費用與一定的增值服務費用,同時效仿滴滴打車的交易返還延遲體系,形成短期資金池,變現現有豬交易業務。不同產品相互支持:豬交易平臺的推出是公司在生豬金融領域的探索,同時也能通過生豬交易積累養殖戶的相關支付信息,進一步支持公司農信貸等業務的完善發展,補充豬聯網的相關交易數據。豬交易幫助大北農抓住小規模養殖場,擴大豬聯網服務對象,公司也會擇機推出簡化版豬聯網。 財務總監轉職農信科技,為后續發展鋪路。為了公司下屬北京農信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發展需要,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薛素文先生將全力投入農信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并將不再擔任公司財務負責人職務,但仍將繼續在公司擔任董事和常務副總裁職務。我們認為,農信科技蓬勃發展急需專業、專修人才:1)農信科技的發展值得薛總專職;2)農信的戰略定位將會顯著升級,或也意味著后期以農信科技為標地的各層面的資本運作拉開序幕。 飼料主業回升的預期增強,大北農飼料銷量開始好轉。豬價持續上漲,但受制于環保和資金壓力,整體補欄積極性復蘇進展略慢,母豬存欄環比降幅放緩但肥豬存欄人維持下降趨勢。飼料行業短期并未見底,大北農先卻于行業復蘇,預計2 月銷量同比增速大幅改善(已經轉正),環比增長20%以上,一季度銷量增速在20%(去年3 季度降幅20%以上)。這一復蘇是可以持續的:1)從產品結構看,豬料占公司飼料銷量的80%,其中母豬料、仔豬料(教槽料、保育料)等前端料占豬料比重約25%,全行業最高。由于存欄修復是自上而下進行,母豬、仔豬料銷售行情有望先于中大豬料改善。因此,大北農飼料銷量有望最先改善。2)互聯網生態圈培育“鐵粉”,增加銷量彈性和盈利增長點,幫助大北農成為行業復蘇最“大”的受益者。 投資建議:積極維持“增持”評級,30-40%空間。預計公司15-17 年凈利潤分別為7.1/9.75/13.3 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26/0.36/0.49 元(與此前預測一致)。16-17 年市盈率28/21 倍,維持“增持”評級。 催化劑:能繁母豬數量見底回升;飼料銷量超預期;公司高管增持農信科技股票;公司發動員工養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