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創始人溫北英先生留給企業的深刻見地,從“關于企業領導”、“關于企業經營管理”、“關于對職工的要求”三個方面的智慧箴言60句。也許正解釋了,是什么驅動了溫氏公司高速成長? 關于企業領導 緊密依靠最近一級的干部,做你想要做的事,了解最近的情況。 善于把不同才能、各具特色的人聚集起來,為共同目標而努力、而排除城建。 對前途有理想、有信心。 愛憎分明,胸懷坦蕩,在足以影響你工作的壞事面前要堅決,但要寬宏大量,非原則問題盡量忍讓。善于利用下屬長處,克服不利因素。 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但不要直揭,不要遷就,最好繞過它,讓事實教育對方。 時時抓關鍵,切勿實用主義,不拘小節,更不要糾纏于無意義,作用不大的事務或掙拗中。 規模迅速擴大了,原來小范圍的管理方法,已經完全不合時宜,需要大刀闊斧砍掉那些禁錮上產力的東西,包括人、組織形式、各種制度。 效益高,但不等于管好了,也不可盲目樂觀;相反要管理得更好,以應付困難的到來。 規模大了,范圍寬了,以前領導直插到底的做法已經不可能了。總部的領導辦法,應該是:一、集中精力搞好決策,力求決策準確;二、加強對各頭頭的指導、接觸、監督、支持,確保各部門的正常運轉。 干部的能力,決定成績的好壞。因此,要樹立好干部的榜樣,培養好干部,幫助干部建立威信。事必躬親是愚蠢的。 建立一支強大的領導管理隊伍,通過這批管理人員去推動工作時當領導的工作方法。 本部門必須有一套組織系統,分級領導,權責分明,一抓到底。 各級領導手下必須有3-5人直屬一級的人馬這些人馬必須與你合心,無對抗情緒,有則轉化之或排除之,這班人馬又必須基本上能合作,否則轉化之或排除另一部分,你的全部目標,由這班人幫你達到。 中層干部也必須有下一級的助手(組長)。對這些助手,也像對你的助手一樣要求,為你的目標而努力。基于上述道理,你的下屬也要建立助手層,要幫助他認識這樣做的意義,并很好地利用這一助手層。 經理層對基層的主要工作,要列出項目,具體要求;確實掌握每一項數字的變化,即使作出反應(包括幫助下一級領導解決問題,向上匯報等)。 領導要組織核心小組,帶動職工,實現生產目標。工作分工要明確,并經常督促落實(特別是核心人物);個別后進者要關心教育,化消極為積極,切勿成見對人。 怎樣的領導才算稱職?一,善于領會上級意圖;二、善于調動部下搞好工作;三、要有兩三個好拍檔;四、要有全局觀點;五、如實反映情況;六、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克服自高、自卑感;七、抓大事,不要過于高傲及小氣;八、生活作風正派,不要利用職權謀私利,原則問題要向上級匯報,經濟問題要荊楚,防止大吃大飲和過份的請客送禮。 領導者的任務是:把幾個甚至更多的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處境、不同想法、不同體力、不同知識的人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互相配合,搞好本單位工作,發揮最大力量,而不是強求一個想法,一個生活模式,不強調平均主義(生活上、工作上)。 領導是組織下屬完成工作任務的指揮官,對下屬情況必須了如指掌。 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指使下屬解決;二是調動力量幫他解決。 對下屬工作要求從嚴,原則關鍵問題善于督促,也就是對你自己工作從嚴,善于找出自己工作的弱點。放寬對下屬的要求,實際是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人多、物多、場多、專業戶多,戰線面廣,如何治場,這是藝術。 成功與失敗其實是盈虧問題,是經濟問題,收支問題。確保盈利,就是確保勝利。因此,對經濟運行的計劃、統計錯失必須準確及時,了如指掌,每份統一的盈虧報表必須準確及時,對于多方面的運行是否正常,極其重要。一切不能想當然,大概估計甚至搞得怎樣就怎樣,必須抓到底。 善于綜合每個員工的工作特點。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員工的工作直接影響你的成敗。 對你的員工要充滿信心,要確信他們既有能力,又能取得成果。 過于嚴肅有礙健康,工作也不利。創造樂觀和輕松的氣氛用幽默去感染人。 避免出現消極的思想及想法。 應該為工人提供改進和提高他們各自能力的機會。 關心企業的和諧氣氛,一旦出現緊張,就要設法使其緩和。 了解工人的需要、目標、愿望,并助其實現目標。 獎勵你認為需要的值得提倡的行為,是改變行為的開端。 工人有錯,必須予以糾正,但千萬不可當中批評,傷害感情,使人窘迫。要消除那些一無所獲的行動。 對一個領導的真正檢驗,就看他是否有能力把不同才能和各具特色的人聚集起來,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企業家要敢于進行各種嘗試選擇,合理地投入人力物力,在新的領域中創新,并使之實現。 不要輕易下指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一定比下屬高明。 關于企業經營管理 實現計劃的關鍵是人。能否強有力地調動各方面人員的積極性是主要一環。處理好場內人際關系,包括領導與被領導,職工與職工,分場與總場之關系,又是調動積極性的決定因素。其次是領導決策的靈活與準確,也直接影響到計劃的實現。求大同,存小異,把幾十個不同性格,不同出境的人,有機地團結在一起,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力爭把一切可以爭取得到的東西都拿到手。 創業固然需要充分的財力支持與專業技術,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股闖勁。 在企業發展中,合理的結構和制度是需要的,但這些都應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而不能禁錮人們的創新精神。 為了新業務的開展,往往必須掙脫現在結構的束縛,要有意識地、主動地、甚至有突破性地區打擊公司里各種習慣性不合時宜的做法。 能否放手去授權給別人,最容易鑒別一個主管的能力。 一個正常運轉的公司最重要的目標是利潤,其次就是要努力維持公司的穩定。 大企業所面臨的危險是生意做得太大。這和成長太快是企業所遭遇的危險一樣。 一種有彈性的靈活的管理方法,可以給公司帶來穩定。彈性是管理的方法,而穩定與成就是管理的目的。 經營企業時所面臨的困難,比創業期間困難得多(包括維持活力、調整工作速度、改變經營方向、作出覺得和執行決定)。 為使工作順利進展,需要建立各種結構和制度,因而也開始抑制人們的活力。 一些能使整個公司保持長期利益的決定,未必就是最公平,最受大家歡迎的。 事業在高速發展,內外因不斷發生急劇變化。集團的凝聚力把各種人聚成一堆,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其成份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如何確保在不斷擴大中平衡內部穩定機制,使其永遠是一個結構最合理的有機體,是一個相當難的題目。如果處理不好,會在不斷擴大中同時產生越來越多的分裂因素,最終導致分裂,包扎得粉碎。 對一切有害的東西必須堅決清除,對職工干部嚴要求,以富養廉,以富養高質高效。 吃不窮,穿不窮,不團結便窮。 問題解決的關鍵可能是:一、團結,以和為貴,求大同存小異,可忍讓則忍讓,可遷就的就遷就。在團結中求發展,把裂痕縮少到最低限度。二、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最重要的事要使領導者認識到分裂對集團對個人的危害性,從而自覺地維護這一團結,底層的分裂危害性倒不大可怕。三、合情合理地解決個領導者的利益及各種關系,絕不能有硬梆梆地強求一致,我們是人,各有不同的社會關系和個性,什么事情都要既要合理,又和合情。我們之間應該富有人情味,而又堅決地維護集團的利益,單講情不講理不行,單講理而不講情也行不通。 要以家庭自愿聯辦為基礎,攢多少得多少,各盡所能,平均分配,過渡到以領導核心為基礎,團結各種人,有計劃地滾雪球式,建成一個初具規模的養雞基地,再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依靠這個比較龐大的財團,有保障地提高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其收入多少,決定于每二個人的貢獻大小。 以“信”為辦事準則,始終是成功的因素,任何制度絕不能替代“信”字。 在經濟上決不容許有半點貪污,決不含糊,這是檢驗每一個成員的重要依據。 人與人的關系始終是平等互利、合作自愿的關系,但在組織上強調一致性,決不容許各行其事。 關于對職工的要求 踏實做好本職工作,支持領導,主動獻策,多學多想,提高工作水平,顧全大局,團結周圍同事,不貪污收回扣,不化公為私,不弄虛作假,不隱瞞缺點問題,不自以為是,不搞分裂,不排外就是好職工。 切實盡責,求上進,不安于清閑,明確在場工作的目的,自己救自己,自由競爭,優勝劣敗。 人多了,職位、崗位、工資、成績,很多人會很敏感,總部不可能處理得很恰當,大家理解總部的困難。一句話,龍上天,蛇入地,錐仔袋不長久,有本事自然會用,總公司不會埋沒英才。 個別職工工作不好,希望可以自覺改正,不要變成廢品,否則誰也保不了,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用全部力量共建溫氏集團,樹立溫氏風格成為溫氏人,享受溫氏巨大的經濟效益。 我們的目的是自愿組合,利用財力、技術力、人力、物力、社會威望,有計劃搞大生產,提高生產效益,提高收入,根據組合的財力、人力物力去分配利益,各人去的應有的一份。這里的組合必須符合下列原則:一、有利于團結,不會增加矛盾;二、不會出現取得多、獻得少的消極現象;三、有利于增加收入,不會起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