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推出99元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新希望乳業,近日又通過與澳大利亞食品企業合資成立乳業公司,耗資22億元迫不及待地將新希望乳業推向海外。去年新希望乳業旗下多個產品因為質量問題被國家食藥監通報,一度被外界解讀為頻繁收購乳企整合不力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此次面臨澳洲和新西蘭等海外乳業已經很發達的市場,新希望這一步鋌而走險的“出海”戰略能否得到理想的效果? 22億元布局澳洲 在澳大利亞當地時間7月30日,新希望乳業與Moxey家族、Perich集團及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合資成立了“澳大利亞鮮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為最大股東。 據新希望乳業方面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內,新希望將在澳大利亞農業與食品領域投資5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2.78億元),且大部分投資將用于支持新希望乳業在澳洲的合作項目及產業發展。 對于此次合作,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兩國在這方面互補,澳大利亞國土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為2000多萬,繼礦業之后,農業有機會成為澳經濟增長的又一引擎;而對于澳方企業來說,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對他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合資公司建立后,可以依托澳洲豐富的資源、成熟的技術服務,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乳制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澳方與新希望集團聯手的三家企業都具有乳業背景。其中,Moxey家族的私有牧場是澳洲最大規模的單體奶牛牧場,其生產的優質原料乳,主要供應悉尼及當地周邊的鮮奶市場,并與A2、Lion等澳洲知名鮮奶企業都有密切合作;Perich集團擁有澳洲第二大單體奶牛牧場;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FreedomFoods Group)在悉尼和謝珀頓都設有乳品加工廠,其產品主要供應澳大利亞及出口中國等亞太市場。 澳洲相鄰全球乳業最大輸出國新西蘭,新希望此次出海澳洲是否會鋌而走險? 有業內人士分析,澳洲一直都是以出口奶牛及肉牛為主,目前也正在考慮轉型,較有實力有資本的企業過去投資,有利于幫助當地提高養殖規模。同時,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能較為簡單的將乳制品銷往中國市場。“只有新希望這樣的國內大品牌企業過去談,澳洲當地政府及牧場才有可能消除抵觸心理。”乳業專家王丁棉說。 乳業隊伍不斷擴容 創建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團,涉獵牧業、乳業、金融、房地產以及肉制品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尤其是新希望乳業旗下產品線不斷擴容,乳業專家宋亮曾經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指新希望是乳業圈內具有“潛力的新星”。 但擴張的背后,也不乏出現不和諧的因素。去年5月,食藥監總局通報全國范圍內的食品監督抽檢結果,云南新希望鄧川蝶泉乳業有限公司和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5批次產品被判定不合格,兩家企業均隸屬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新希望乳業。此外,新希望乳業旗下一款名為V美的飲料出現兩個生產日期,疑似被篡改。 一連串突如其來的質檢問題,被外界解讀為與其旗下并購乳企奶源質量管控有關。最根源的問題還是出在其并購策略上。 據了解,新希望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農牧業企業之一,作為新希望集團旗下乳品企業,新希望乳業已在全國7個省市投資控股了十多家乳品企業,目前包含四川華西、陽坪乳業、昆明雪蘭乳業、云南蝶泉乳業、青島琴牌乳業、杭州雙峰乳業、安徽白帝乳業、河北天香乳業等品牌。 特別是在原有液態奶的基礎上,新希望乳業在今年4月1日,與新西蘭新萊特聯合推出的原裝原罐進口奶粉愛睿惠上市,京東售價僅為99元,試圖通過超低價格顛覆傳統的奶粉價格體系。 一位接近新希望的業內人士坦言,其實,目前新希望乳業旗下液態奶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還不能與光明乳業、蒙牛和伊利等成熟的乳企相提并論,品牌和渠道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尤其是新推出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此次巨資布局海外的勝算有難度。 “這符合未來行業的分工趨勢,即通過海外奶源來強化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常溫奶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將在國內的發展重點放在巴氏奶等低溫產品。”宋亮卻認為。 作者:金曉巖 原標題:新希望乳業22億出海并購 業內質疑勝算 來源:華夏時報 |